将军前,丞相亚
出处:《王与马》
清 · 洪亮吉
王与马,共大下。
将军前,丞相亚。
将军无谋丞相诈。
丞相谓将军,三州势堪藉。
事成为王失为霸。
呜呼将军遽叱咤。
鼓频频,肆逆氛。
丞相大义已灭亲。
白旗悬首烦将军。
将军前,丞相亚。
将军无谋丞相诈。
丞相谓将军,三州势堪藉。
事成为王失为霸。
呜呼将军遽叱咤。
鼓频频,肆逆氛。
丞相大义已灭亲。
白旗悬首烦将军。
鉴赏
这首诗《王与马》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权力斗争中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
诗中“王与马,共大下”开篇即以“王与马”暗喻历史上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这里的“王”和“马”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势力,共同掌握着国家的权力。接着,“将军前,丞相亚”描绘了权力结构中的层级关系,将军和丞相分列其后,暗示了权力格局的复杂性。
“将军无谋丞相诈”一句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智谋较量,将军可能缺乏策略,而丞相则可能运用欺诈手段。接下来,“丞相谓将军,三州势堪藉”进一步描述了丞相利用将军的弱点,试图通过控制三州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体现了权力斗争中的策略运用。
“事成为王失为霸”则表达了在权力游戏中,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微妙平衡。成功可能使一方成为真正的统治者(王),但也可能导致另一方失去成为伟大领袖(霸)的机会。这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人命运的脆弱性。
最后,“呜呼将军遽叱咤。鼓频频,肆逆氛。丞相大义已灭亲。白旗悬首烦将军。”这一段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将军在面对困境时的愤怒和反抗,丞相为了维护大局而牺牲亲情,以及最终的结局——白旗悬挂,首级被展示,都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这里不仅有对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有对权力游戏本质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古代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同时也对权力的滥用和人性的牺牲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