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幅生绡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
出处:《学士院燕侍郎画图》
宋 · 王安石
六幅生绡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
去年今日长干里,遥望钟山与此同。
去年今日长干里,遥望钟山与此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生绡:质地轻薄的丝织物,常用于绘画。暮云:傍晚的云彩。
楼阁:高大的建筑物。
有无中:时有时无,若隐若现。
去年今日:一年前的同一时刻。
长干里:地名,古南京的一条街道。
钟山:南京的著名山峰。
翻译
六幅生绡画出四五座山峰,傍晚时分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去年的今天,在长干里遥望,看到的钟山景色与现在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情感流露。诗中“六幅生绡四五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绣指的是山峦的层次分明,如同织锦一般,“四五峰”则是对山势起伏、错落有致的形象描述。“暮云楼阁有无中”这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似乎是在说暮色中的楼阁与云雾相融,到了难以分辨真伪的地步。
“去年今日长干里”一句,让我们感受到时间流转和空间交错的意境,诗人将去年的此刻与今年的此刻进行了对比。长干里很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这里则被赋予了回忆与比较的意义。
“遥望钟山与此同”这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追求,钟山作为南京的象征,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处景点,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诗人通过这种比较,似乎在寻求一种永恒和共通性的美学体验。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更能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空间以及美学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