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编贝惟求粟,孙楚临流只自颐
出处:《咏耳目齿三首次顾东桥韵》
明 · 黄佐
相看黄发齿犹儿,化石神丹信有之。
何处瓠犀徒自美,相依车辅预防危。
东方编贝惟求粟,孙楚临流只自颐。
若遇侯鲭同大嚼,年来休讶我迟迟。
何处瓠犀徒自美,相依车辅预防危。
东方编贝惟求粟,孙楚临流只自颐。
若遇侯鲭同大嚼,年来休讶我迟迟。
鉴赏
此诗以“咏耳目齿”为题,借物喻人,寓含哲理。诗人以“黄发齿犹儿”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老人虽年老但牙齿依然坚固,犹如孩童般健壮,暗喻老年人虽年迈却仍保持活力与坚韧的精神状态。接着,“化石神丹信有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命力的奇迹,仿佛是神话中的化石与神丹,赋予了生命不朽的力量。
“何处瓠犀徒自美,相依车辅预防危”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瓠犀之美虽好,但徒有其表;而车辅(古代车上的辅助构件)虽不起眼,却能预防危险,象征着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这里暗含了对品德、智慧等内在素质的重视,而非仅外在的华丽或表面的美丽。
“东方编贝惟求粟,孙楚临流只自颐”则运用典故,东方朔以编贝(贝壳)求粟,孙楚临水自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前者可能象征着节俭与务实,后者则可能寓意着超然与自我满足。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选择的理解与尊重。
最后,“若遇侯鲭同大嚼,年来休讶我迟迟”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预示着即便是在享受美食时,也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这里的“侯鲭”指的是各种美味的食物,诗人似乎在说,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其中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在价值、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