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茅屋炊烟起,一带寒林落叶稀
出处:《自城南傅家村归》
清 · 王绍燕
晚自城南十里归,酿霜天气冷侵衣。
三间茅屋炊烟起,一带寒林落叶稀。
世事尽从流水去,客心翻逐暮云飞。
不贪秉烛游清夜,尚有流光月照扉。
三间茅屋炊烟起,一带寒林落叶稀。
世事尽从流水去,客心翻逐暮云飞。
不贪秉烛游清夜,尚有流光月照扉。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绍燕的《自城南傅家村归》描绘了诗人傍晚从城南十里之外的傅家村归来的情景。首句"晚自城南十里归"点明时间与行程,透露出一种归家的疲惫感。"酿霜天气冷侵衣"则通过寒冷的天气,渲染出深秋的萧瑟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两句"三间茅屋炊烟起,一带寒林落叶稀"进一步描绘了乡村景象,茅屋升起的炊烟象征着生活的烟火气,而稀疏的落叶则暗示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世事尽从流水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将人事比作流水,寓意一切都在流逝中。
"客心翻逐暮云飞"中的"客心"揭示了诗人的游子身份,他的心情随着天边的暮云飘忽不定,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最后,诗人以"不贪秉烛游清夜,尚有流光月照扉"收尾,表明他选择早早归家,享受月光洒在门扉上的宁静,体现出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画面,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幽淡泊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