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蕨悲歌后,罗巾染血痕
出处:《题五妃墓》
清 · 林占梅
薇蕨悲歌后,罗巾染血痕。
五人同毕命,一死足酬恩。
入地鸳鸯队,生天杜宇魂。
可怜环佩冷,荒冢易黄昏。
五人同毕命,一死足酬恩。
入地鸳鸯队,生天杜宇魂。
可怜环佩冷,荒冢易黄昏。
鉴赏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五位女性殉情的悲剧,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爱情与忠诚的颂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薇蕨悲歌”、“罗巾染血痕”、“入地鸳鸯队”、“生天杜宇魂”等,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死离别的凄美场景。
“薇蕨悲歌后”,开篇即以薇蕨的生长暗示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这一片生机中,却伴随着悲歌,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悲剧。薇蕨在这里既是自然界的象征,也是生命脆弱与短暂的隐喻。
“罗巾染血痕”,进一步渲染了悲剧的氛围。罗巾,古代女子常用的头饰或手帕,此处成为血迹的载体,形象地描绘了女性牺牲的场景,血痕不仅沾染了罗巾,也深深地烙印在读者的心中,激发了对悲剧的同情与哀思。
“五人同毕命,一死足酬恩”,直抒胸臆,表达了五位女性为了爱情与忠诚,不惜同赴黄泉的决心。这不仅是对她们勇敢抉择的赞美,也是对爱情至高无上力量的肯定。
“入地鸳鸯队,生天杜宇魂”,通过鸳鸯与杜宇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爱情与生死的探讨。鸳鸯象征着不离不弃的爱情,杜宇则常与忠贞、哀怨相联系,这里将二者结合,既是对殉情者爱情的赞颂,也是对她们灵魂归宿的美好祝愿。
“可怜环佩冷,荒冢易黄昏”,最后两句以环佩的冷寂和荒冢的黄昏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永恒的氛围。环佩冷,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爱情的冷却;荒冢易黄昏,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故事的终结。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五位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也寄托了对爱情永恒不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位女性殉情故事的深情描绘,展现了爱情的伟大与忠诚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爱情悲剧的深刻反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清代悼亡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