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身中离,交会丙与丁
出处:《病后负暄》
宋 · 姜特立
阳和被四体,觉我病骨轻。
血气相贯输,浩浩梨枣生。
以我身中离,交会丙与丁。
阴尽命自长,何必求丹经。
血气相贯输,浩浩梨枣生。
以我身中离,交会丙与丁。
阴尽命自长,何必求丹经。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温暖的阳光照遍全身,感觉我虚弱的骨骼似乎变轻了。气血循环畅通无阻,犹如大河般充盈生机。
我的身体在阴阳交互中,融合了火与水的力量。
阴气消耗殆尽,生命自然得以延续,何需寻求炼丹秘籍。
注释
阳和:温暖的阳光。被:覆盖。
四体:全身。
病骨:虚弱的骨骼。
血气:气血。
贯输:流通。
浩浩:广大。
梨枣生:充满生机。
身中:身体内部。
离:阴阳分离。
交会:交融。
丙与丁:火与水的象征。
阴尽:阴气耗尽。
命自长:生命自然延长。
丹经:炼丹秘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病后负暄》,描述了诗人病愈后感受到阳光温暖的情景。首句“阳和被四体”形象地写出阳光洒在身上,带来了生机和暖意,使病弱的身体感到轻松。接下来的“觉我病骨轻”表达了身体状况的好转,病痛减轻。
“血气相贯输,浩浩梨枣生”运用比喻,将身体内的气血流动比作梨枣树的生长,生动描绘了生命力的复苏。诗人通过“以我身中离,交会丙与丁”进一步阐述阴阳调和的理念,这里的“丙与丁”可能指的是人体内的阳气(丙火)和阴气(丁木),暗示身体内部的自然平衡。
最后两句“阴尽命自长,何必求丹经”表达出诗人对生命自然规律的理解,认为只要顺应体内阴阳平衡,生命就能自然而然地延续,无需过分追求外在的修炼秘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健康和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