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早弃禄养,母悲风木声
出处:《崖州冯咏训导孝恭堂》
明 · 王佐(汝学
萱草晚色净,荆树含春荣。
美人朝暮间,怡怡自适情。
美人者谁子,冯氏有母兄。
母老八十馀,鹤发酡颜赪。
兄年虽未衰,华发见星星。
向我诉衷曲,启口悲欢并。
父早弃禄养,母悲风木声。
母在不为孤,禄薄心亦平。
有弟四五人,溘先兄凋零。
向来鸿雁群,今唯双影征。
念此摧肝肠,胡不竭我诚。
上堂奉甘旨,洞属如捧盈。
母喜心则乐,母忧心则惊。
拊育询饥寒,常恐兄不宁。
少壮能几时,安得常相仍。
君子重菽水,诗人吟鹡鸰。
寤寐思古人,心切力不胜。
所以构此堂,而以孝恭名。
我闻美人言,双泪下沾膺。
手持孝恭卷,如获双瑶琼。
美人朝暮间,怡怡自适情。
美人者谁子,冯氏有母兄。
母老八十馀,鹤发酡颜赪。
兄年虽未衰,华发见星星。
向我诉衷曲,启口悲欢并。
父早弃禄养,母悲风木声。
母在不为孤,禄薄心亦平。
有弟四五人,溘先兄凋零。
向来鸿雁群,今唯双影征。
念此摧肝肠,胡不竭我诚。
上堂奉甘旨,洞属如捧盈。
母喜心则乐,母忧心则惊。
拊育询饥寒,常恐兄不宁。
少壮能几时,安得常相仍。
君子重菽水,诗人吟鹡鸰。
寤寐思古人,心切力不胜。
所以构此堂,而以孝恭名。
我闻美人言,双泪下沾膺。
手持孝恭卷,如获双瑶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对孝道的重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怀与支持,尤其是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奉献和期望。
“萱草晚色净,荆树含春荣”,开篇以自然景象起兴,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生机。接着,“美人朝暮间,怡怡自适情”描绘了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相互陪伴、彼此照顾的情景,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睦。
“美人者谁子,冯氏有母兄”,点明了家庭成员的身份,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内部的关系。随后,诗人通过描述母亲的年迈和兄长的衰老,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念此摧肝肠,胡不竭我诚”,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和对孝道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详细描绘了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她对子女的关爱与担忧,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上堂奉甘旨,洞属如捧盈”,描绘了孝顺子女在家中为父母准备美食的情景,体现了孝道的具体实践。最后,“手持孝恭卷,如获双瑶琼”,表达了诗人对孝道的珍视和对美好品德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家庭亲情的赞美,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