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几千里,闻在湘川侧
出处:《寄衡山福严长老》
宋 · 梅尧臣
衡山几千里,闻在湘川侧。
云霞不可到,峰壑无由识。
方丈开其间,青松隐寒色。
飞鸿尚莫过,况寄双凫翼。
云霞不可到,峰壑无由识。
方丈开其间,青松隐寒色。
飞鸿尚莫过,况寄双凫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衡山:指中国湖南省的名山衡山。湘川:湘江和川流的合称,湘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河流。
云霞:云彩和霞光,形容山势高远。
峰壑:山峰和山谷。
方丈:古代对山中小峰的称呼,也指寺庙中的小屋。
青松:常绿乔木,象征坚韧不屈。
寒色:寒冷的色彩,形容青松在寒风中的翠绿。
飞鸿:大雁,古代常用来比喻信使或远方的思念。
双凫翼:比喻人的翅膀,这里指人的力量微小。
翻译
衡山绵延千里,听说它坐落在湘江和川流的旁边。云雾缭绕,难以抵达,山谷深邃,无法一一辨识。
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有一座方丈峰,青松苍翠,透露出寒冷的气息。
连飞翔的大雁都无法飞跃,更何况我们这些像野鸭般微小的人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寄衡山福严长老》,通过对衡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衡山福严长老的深深怀念和向往。首句“衡山几千里”展现了衡山的雄伟辽阔,接下来“闻在湘川侧”点出衡山地理位置,暗示其偏远而神秘。诗人感叹“云霞不可到,峰壑无由识”,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山势之高峻,令人难以企及。
“方丈开其间”中的“方丈”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禅寺,此处暗指福严长老所在的寺庙,青松“隐寒色”则增添了山中清冷与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飞鸿尚莫过,况寄双凫翼”以鸿雁难以飞越为喻,表达了诗人自身无法亲身前往探望的遗憾,同时也寓言了自己对长老的仰慕和敬仰之情,如同鸿雁难以超越高山,自己的心却渴望追随长老的智慧与修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衡山的险峻与神秘,寄托了诗人对福严长老的敬仰和对佛法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