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水天明月夜,一条空碧见秋毫
出处:《羯鼓绦》
宋 · 彭演
长安宫阙半蓬蒿,尘暗红梁羯鼓绦。
惟有水天明月夜,一条空碧见秋毫。
惟有水天明月夜,一条空碧见秋毫。
注释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唐代长安。宫阙:宫殿。
蓬蒿:野草。
尘暗:积满灰尘,显得暗淡。
红梁:红色的梁柱。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绦:丝带或绳索,这里指装饰。
水天:指天空倒映在水中,形容开阔的水面。
明月夜:明亮的月夜。
空碧:清澈如镜的天空。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最细小的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翻译
长安的宫殿如今荒凉,一半已被杂草覆盖。昔日华丽的红梁和装饰着羯鼓的走廊,如今积满灰尘,显得暗淡无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长安宫殿荒凉破败的画面。"长安宫阙半蓬蒿"写出了昔日繁华的皇宫如今被杂草丛生所掩盖,显现出岁月的沧桑。"尘暗红梁羯鼓绦"则进一步刻画了宫殿内部的衰败,红梁上的尘埃覆盖,曾经象征权力的羯鼓带(可能指乐器或装饰)也已暗淡无光。
然而,诗人并未让整个画面沉溺于衰败,而是笔锋一转,"惟有水天明月夜"展现了自然之美,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水面和天空,使得整个世界在这一刻显得清澈明亮。最后一句"一条空碧见秋毫"更是点睛之笔,通过描绘月光下清晰可见的细微秋毫,传达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意境,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宁静的感慨。
总的来说,彭演的《羯鼓绦》以对比的手法,既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又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