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他日屡藏闾里骨,而今时纵校人鲜全文

他日屡藏闾里骨,而今时纵校人鲜

宋 · 饶节
高阁巍临汉水边,从来谈舌自摩天。
华公不用徒辞位,哙等何堪复比肩。
他日屡藏闾里骨,而今时纵校人鲜
庞公父子皆知道,试问王家三少年。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讽的手法,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首句“高阁巍临汉水边”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景象,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崇高,同时也预示了接下来对权贵的讽刺。接着,“从来谈舌自摩天”则以夸张的手法,讽刺那些善于言辞、自以为可以与天齐高的权贵们。

“华公不用徒辞位,哙等何堪复比肩”两句,通过对比华公(可能指历史上的华歆)和普通人(如樊哙)的地位,表达了对那些妄图攀附高位者的嘲讽。华公虽有辞官之举,但并未真正放弃权位;而普通人如樊哙,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他日屡藏闾里骨,而今时纵校人鲜”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权贵们的冷酷无情。他们过去或许曾对底层百姓施以援手,但那只是权宜之计;如今,面对同样需要帮助的人,却显得冷漠无情。这里“闾里骨”可能指的是贫困或受苦的人,而“校人鲜”则暗示了权贵们对这些人的漠视。

最后,“庞公父子皆知道,试问王家三少年”一句,通过引用庞德公父子的例子,与王家三少年形成对比。庞德公父子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过着知足常乐的生活,而王家三少年则可能代表着那些追求名利、不知满足的年轻人。这一对比,不仅强调了知足与追求之间的区别,也暗含了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现象的对比,以及对社会不公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