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幼女别乡闾,好似明妃远嫁无
出处:《北行作》
宋 · 杜氏
江淮幼女别乡闾,好似明妃远嫁无。
默默一心归故国,区区千里逐狂夫。
慵拈箫管吹羌曲,懒系罗裙舞鹧鸪。
多少眼前悲泣事,不如花柳旧江都。
默默一心归故国,区区千里逐狂夫。
慵拈箫管吹羌曲,懒系罗裙舞鹧鸪。
多少眼前悲泣事,不如花柳旧江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幼女:年轻的女子。乡闾:家乡。
明妃:指王昭君,因出塞远嫁而闻名。
归故国:返回祖国。
区区:微小,此处形容距离不远。
狂夫:心爱之人。
箫管:古代的吹奏乐器。
羌曲:羌族的音乐。
罗裙:丝绸裙子。
鹧鸪:鸟名,古人常以之入诗。
悲泣事:悲伤的事情。
花柳:代指美女和繁华景象。
旧江都:昔日的江都,这里可能指扬州。
翻译
年轻的江淮女子告别家乡,如同王昭君远嫁异域般孤独。她默默心向祖国,不畏千里追寻心上人。
她懒得吹奏箫管,也不愿再跳起鹧鸪舞。
有多少眼前的悲伤之事,都不如江都旧日的花柳繁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别离家乡时的哀伤情感。她被比喻为明妃,表达了她远嫁他乡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默默一心归故国”和“区区千里逐狂夫”两句,展现了女子深藏的对故土的思念以及跟随丈夫踏上千里之旅的不情愿。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慵拈箫管吹羌曲”、“懒系罗裙舞鹧鸪”,通过音乐和舞蹈的情境,表达了女子对于往昔生活的留恋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漠。最后两句“多少眼前悲泣事,不如花柳旧江都”则是说尽管眼前的悲伤无数,但都不及得上过去那片花开柳绿的故乡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女子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