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劫有心元不灭,沧澜终古可曾回
出处:《嘉兴吊强甫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何曾留得堂堂去,但见阴寒触眼来。
神幡剑立无风动,佛齿金坚应手灰。
尘劫有心元不灭,沧澜终古可曾回。
冤禽敢负平生志,自衽冰霜没世哀。
神幡剑立无风动,佛齿金坚应手灰。
尘劫有心元不灭,沧澜终古可曾回。
冤禽敢负平生志,自衽冰霜没世哀。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嘉兴吊强甫(其二)》。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何曾留得堂堂去”表达了对逝者壮志未酬的惋惜,堂堂离去一词暗示了强甫生前的豪迈与尊严。接下来的“但见阴寒触眼来”则渲染了环境的凄冷,象征着强甫离世后的孤寂。
“神幡剑立无风动,佛齿金坚应手灰”运用象征手法,神幡静止不动,如同强甫的灵魂不再飘摇;佛齿金坚,暗示其坚韧的精神即使在死后也未曾消磨。这两句寓含对强甫坚韧品格的赞美。
“尘劫有心元不灭,沧澜终古可曾回”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不朽,即使经历尘世的沧桑变迁,强甫的精神也不会消失。然而,“沧澜终古可曾回”又暗示了时光流转,无法逆转。
最后两句“冤禽敢负平生志,自衽冰霜没世哀”表达了对强甫的深深哀悼,冤禽比喻他,即使面临冰冷的世界,也坚守着生前的志向,直到生命的尽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