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须独立领秋光,何用安排石鼓双
出处:《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只须独立领秋光,何用安排石鼓双。
平揖青原未为差,更于竹外见长江。
平揖青原未为差,更于竹外见长江。
注释
只:仅仅。须:需要。
独立:独自。
领:享受。
秋光:秋天的景色。
何用:何必。
安排:特意设置。
石鼓双:石鼓对景(古代的一种景观布置)。
平揖:深深行礼(向人或物表示敬意)。
青原:青原平原(地名,可能指代广阔的田野)。
未为差:不算差(表示满足或合适)。
更:还。
竹外:竹林之外。
见:看见。
长江: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翻译
只需独自享受秋天的美景,何必还要安排观赏石鼓对景。向青原平原深深行礼也不算差,还能在竹林之外看到那浩渺的长江。
鉴赏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其二)》。这段落描绘了诗人独自领略秋光的意境,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
"只须独立领秋光,何用安排石鼓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单独一人去体会和欣赏秋天的美丽,觉得没有必要特意去布置什么,比如像古代用于记载重大事件的石鼓那样的排场。这里的“石鼓双”可能指的是一些特别的安排,而诗人认为这些都不是必须的。
"平揖青原未为差,更于竹外见长江。" 这两句则写到了诗人在一片宽阔的青草地上漫步,感觉不到任何不足,更是在竹林之外不期而遇地看到了滚滚流淌的长江。这部分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以及他对眼前美景的惊喜和赞叹。
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他对于大自然之美无尽的赞赏。通过这样的描写,杨万里传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