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念憔悴,借誉无公卿
出处:《送林景惠和兴化教谕三首 其一》
元 · 洪希文
华星何历历,际此时休明。
向来章甫冠,太平皆长缨。
某也收科第,濯濯邦国桢。
某也受书礼,拟作观光行。
侬亦清浪儿,岁月徒峥嵘。
寿陵欲进步,蹇涩路不平。
岂不念憔悴,借誉无公卿。
逝将买一廛,空谷为耕氓。
歌声出金石,聊以陶吾情。
向来章甫冠,太平皆长缨。
某也收科第,濯濯邦国桢。
某也受书礼,拟作观光行。
侬亦清浪儿,岁月徒峥嵘。
寿陵欲进步,蹇涩路不平。
岂不念憔悴,借誉无公卿。
逝将买一廛,空谷为耕氓。
歌声出金石,聊以陶吾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林景惠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句“华星何历历,际此时休明”以璀璨的星辰比喻当前社会的繁荣与和平,表达了诗人对时代背景的感慨。接着,“向来章甫冠,太平皆长缨”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某也收科第,濯濯邦国桢”中,“某也”自指,表明诗人自己也经历了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某也受书礼,拟作观光行”则透露出诗人希望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践行儒家的仁爱之道。
“侬亦清浪儿,岁月徒峥嵘”两句,诗人自谦为“清浪儿”,感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表达了对个人成就与社会贡献之间差距的无奈。
“寿陵欲进步,蹇涩路不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虽有志于进步,但前行之路却充满坎坷与阻碍,暗含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
“岂不念憔悴,借誉无公卿”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公正评价与认可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腐败的讽刺。
最后,“逝将买一廛,空谷为耕氓”表明诗人打算归隐田园,远离尘嚣,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歌声出金石,聊以陶吾情”以歌声比作心灵的释放,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艺术来慰藉心灵,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