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出处:《还京赠别》
唐 · 卢照邻
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月:指优美的自然景色,尤其是月色和清风。清江:清澈的江水。
山水白云朝:山景和白云在早晨的景象。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三秋:泛指秋季,这里指较长的时间。
契不凋:友情深厚,不因时间推移而改变。
戏凫:凫是野鸭,此处指野鸭在水中嬉戏。
断岸:河岸的尽头。
归骑:返回的马车,代指离别的情景。
高标:高高的标志或里程碑,常用于指路标。
仙桥道:比喻仙境或美好的生活环境。
锦城:成都的别称,因唐代成都产锦而得名。
翻译
江面月色清凉,夜晚风景如画,山与水映着白日的云霞。虽然相隔万里,我们仍如同朋友般情谊不减。
野鸭在岸边嬉戏,离别的马车扬起尘土,告别了高高的路标。
一旦离开了仙境般的地方,回头望去,成都城仿佛遥不可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情怀与对远方美好景致的留恋。首句“风月清江夜”立即设定了一个静谧而明净的夜晚场景,江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雅。
接着,“山水白云朝”则将画面推向更为开阔的自然景观。山峦、流水与白云交织成一幅动人的早晨图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两句,诗人以“万里”形容旅途之长,同时自称“同为客”,表明自己与友人共同处于异乡。三秋(即三个季节)虽过去,但友情如同未凋谢的花朵,不因时间而减退,这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赞美。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中,“戏凫”指的是水鸟在水面上嬉戏,而“分断岸”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鸟划破水面的动态,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诗人随后提及“归骑”,即返回时所乘坐骑,以及“别高标”,这是对离别之处的一个纪念或是某种特定的记号。
最后,“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离开时的情景。仙桥道可能是一条通往仙境的道路,或者只是一个美丽的比喻。而“还望锦城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所离开之地——锦城(即长安城)的深情眷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