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纲纪地,一意圭玉琬
出处:《送杨通判》
宋 · 叶适
花稀让林稠,苗疏与田远。
共欣永日宽,更笑馀寒褊。
穷阎多乐事,粲粲翠幄展。
惜君盍少假,忽泛江流缅。
三年纲纪地,一意圭玉琬。
臞儒道义深,傲吏威棱浅。
山鞋蜡已就,画笔枯未吮。
不上雁荡峰,何繇寄高蹇。
共欣永日宽,更笑馀寒褊。
穷阎多乐事,粲粲翠幄展。
惜君盍少假,忽泛江流缅。
三年纲纪地,一意圭玉琬。
臞儒道义深,傲吏威棱浅。
山鞋蜡已就,画笔枯未吮。
不上雁荡峰,何繇寄高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花稀:花儿稀疏。林稠:树林密集。
苗疏:作物稀疏。
田远:田野遥远。
永日:整天。
宽:宽广。
馀寒:残余的寒冷。
褊:短暂。
穷阎:贫穷的巷陌。
翠幄:翠绿的帷幕。
盍:何不。
假:停留。
江流缅:江流远方。
纲纪:治理。
圭玉琬:公正廉洁的象征。
臞儒:瘦削的书生。
傲吏:傲慢的官吏。
蜡已就:蜡烛已点燃。
画笔:画笔。
雁荡峰:雁荡山峰。
高蹇:高洁的志向和艰难处境。
翻译
花儿稀疏让树林显得更密,作物稀疏与田野相隔遥远。共同欣喜白天的宽广,更欢笑冬寒的短暂。
贫穷的巷陌也有许多乐趣,绿叶如帷幕般灿烂展开。
遗憾啊,你为何不多停留片刻,忽然就要乘船漂流远方。
这里是三年治理之地,一心追求公正廉洁。
瘦削的书生坚守道义深沉,傲慢的官吏威严微薄。
蜡烛已点好,画笔却还未沾湿墨水。
不登上雁荡山峰,怎能寄托你高洁的志向和艰难的处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宁静生活,开篇便以“花稀让林稠,苗疏与田远”设定了一个春日悠闲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花朵稀疏、树木郁郁、农事不急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心境。
“共欣永日宽,更笑馀寒褊”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悠长时光,不为世俗琐事所扰,甚至对寒冷天气也不以为意。接下来的“穷阎多乐事,粲粲翠幄展”则描绘了一种简陋而富有诗意的居住环境,以及其中蕴含的悠然自得。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丝离别之情,“惜君盍少假,忽泛江流缅”表达了对即将告别之人的不舍与留恋。紧接着“三年纲纪地,一意圭玉琬”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友人或是某种理想的深厚情感和坚定追求。
“臞儒道义深,傲吏威棱浅”一句,显示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内化,以及对于官场权术的超然态度。末尾的“山鞋蜡已就,画笔枯未吮。不上雁荡峰,何繇寄高蹇”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艺术和精神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情感和理想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