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乍密衣上雨,或隐或现沟中泥
出处:《还至镇羌道中雨望》
清 · 国梁
岭上岭下绿烟迷,山南山北沈云栖。
乍乍密衣上雨,或隐或现沟中泥。
溪头溪尾石齿齿,车内车外风凄凄。
去时川原空如洗,弥望草色今萋萋。
便似拿舟荷花荡,只少莲脸娇红啼。
到眼翠碧远无际,空处透出青玻璃。
冷雨一夜落群峭,玉山上与浮云齐。
大块变态遽如许,是谁渲染无町畦。
傥非大米即小米,中有浓澹无标题。
或是马牙绝顶蘸积雪,洒作墨沈摩天倪。
醉中索解人不得,仰天长啸千峰低。
乍乍密衣上雨,或隐或现沟中泥。
溪头溪尾石齿齿,车内车外风凄凄。
去时川原空如洗,弥望草色今萋萋。
便似拿舟荷花荡,只少莲脸娇红啼。
到眼翠碧远无际,空处透出青玻璃。
冷雨一夜落群峭,玉山上与浮云齐。
大块变态遽如许,是谁渲染无町畦。
傥非大米即小米,中有浓澹无标题。
或是马牙绝顶蘸积雪,洒作墨沈摩天倪。
醉中索解人不得,仰天长啸千峰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国梁的《还至镇羌道中雨望》描绘了诗人行经山岭时遭遇雨后的景色。首句“岭上岭下绿烟迷,山南山北沈云栖”展现了雨后山色朦胧,云雾缭绕的景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乍乍密衣上雨,或隐或现沟中泥”细致描绘了雨滴打在身上的感觉和路上泥泞的情景。
“溪头溪尾石齿齿,车内车外风凄凄”则转而写到溪流和风雨,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凄凉的氛围。诗人感叹“去时川原空如洗,弥望草色今萋萋”,表达了雨后大地清新,草木繁茂的变化。
“便似拿舟荷花荡,只少莲脸娇红啼”运用比喻,若是在夏日荷花盛开的水塘,画面更加生动,但此处缺少了红莲的点缀。接着,“到眼翠碧远无际,空处透出青玻璃”形容远处的青山如青翠的玻璃般透明。
最后两句“冷雨一夜落群峭,玉山上与浮云齐”描绘了雨夜山峰的峻峭和云雾的交融,诗人惊叹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大块变态遽如许,是谁渲染无町畦”表达了对自然变化无常的赞叹。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野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