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于玄引淡,神以静来虚
出处:《得肃之近集快读数遍作诗三首》
明 · 郭之奇
纸上声疑出,篇终意有馀。
理于玄引淡,神以静来虚。
幽涧流清澈,高云诏卷舒。
掀髯兼面壁,吾欲问其初。
理于玄引淡,神以静来虚。
幽涧流清澈,高云诏卷舒。
掀髯兼面壁,吾欲问其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得肃之近集快读数遍作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首句“纸上声疑出”,描绘了一幅画面,仿佛在纸上的文字间能听到声音,暗示了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与思想的生动性。接着,“篇终意有馀”则表明了作品的结尾虽至,但余韵悠长,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理于玄引淡,神以静来虚”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作品的内涵。通过“玄”与“淡”的对比,以及“静”与“虚”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这里的“玄”指的是深奥、神秘的宇宙真理,而“淡”则是指不加修饰、朴素自然的表达方式;“神以静来虚”则强调了心灵的平静对于领悟宇宙真理的重要性。
“幽涧流清澈,高云诏卷舒”两句,运用自然景象作为比喻,描绘了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和谐。幽涧的清澈水流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清明,高云的卷舒则象征着宇宙的广阔与变化。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了诗人对宇宙秩序的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最后,“掀髯兼面壁,吾欲问其初”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深邃的宇宙真理和内心的探索时的谦逊与好奇。诗人通过“掀髯”(扬起胡须)的动作,展现了一种思考与探索的姿态,同时“面壁”(背对墙壁)则可能象征着深入内心、寻求自我理解的过程。这两句话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我认知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