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顾宇宙间,独与此物厚
出处:《和十二兄五首 其一》
宋 · 晁冲之
渊明诗百篇,无一不说酒。
四顾宇宙间,独与此物厚。
子云苦家贫,日给或亡有。
艰难识奇字,草玄至白首。
时时载酒来,尚乃好事友。
吾兄斯人徒,性亦嗜醇酎。
宁知俗士嫌,益觉儿女丑。
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
区区布肉论,迟速同一朽。
但看古圣贤,得如饮者不。
四顾宇宙间,独与此物厚。
子云苦家贫,日给或亡有。
艰难识奇字,草玄至白首。
时时载酒来,尚乃好事友。
吾兄斯人徒,性亦嗜醇酎。
宁知俗士嫌,益觉儿女丑。
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
区区布肉论,迟速同一朽。
但看古圣贤,得如饮者不。
注释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酒:指代饮酒,陶渊明的爱好。
宇宙间:指广阔的世界。
奇字:罕见或难认的字。
草玄:扬雄所著哲学著作《太玄》。
好事友:珍视友情的人。
醇酎:醇厚的美酒。
俗士:世俗之人。
儿女丑:形容庸俗不堪。
婉婉:形容姿态优美。
布肉:比喻物质财富。
古圣贤: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饮者:指喜好饮酒的人。
翻译
陶渊明的诗篇众多,无一不涉及饮酒。他在浩渺的宇宙中环顾,唯独对酒情有独钟。
扬雄家境贫寒,每日所需的食物或许都没有。
在艰难困苦中,他学习识字,直到老去还在撰写《太玄》,直到白头。
他时常带着酒来,仍然珍视友情。
我的兄长就是这样的人,他也酷爱醇厚的美酒。
哪管世俗之人嫌弃,反而觉得那些庸俗之辈不堪入目。
谁说沉醉无度是坏事?就像那春月下的柳树般柔美。
谈论物质财富如同微不足道,无论是快活还是衰老都一样。
只看古代圣贤,他们能像饮酒者那样享受人生。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酒的热爱与深情的诗篇。诗人通过渊明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酒的独特情感和执着。在这个宇宙间,只有酒能让他感到特别的厚重和亲密。
"子云苦家贫,日给或亡有"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可能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碍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艰难识奇字,草玄至白首" 说明了诗人对于文化和知识的渴望,以及这种追求伴随他的是一种从年轻到老的过程。
然而,诗人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依旧保持着对酒的热爱。"时时载酒来,尚乃好事友" 表明了他即使在艰难中,也不忘与朋友们一起享受美酒的乐趣。"吾兄斯人徒,性亦嗜醇酎" 这里提到诗人的兄弟也是一个爱酒之人,这种共同的兴趣和喜好拉近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接下来的"宁知俗士嫌,益觉儿女丑" 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世俗观念的反叛,即便是面对他人对于饮酒行为的指责,他也不会感到羞愧。相反,这种批评似乎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 描述了一种忘我的醉意和与自然的融合之美。而"区区布肉论,迟速同一朽" 则是在说,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最终都是一样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与酒相伴可以减少一些生活的苦涩。
最后,"但看古圣贤,得如饮者不" 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从酒中获得乐趣和灵感的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他们对待酒的态度,是值得学习的,而这种学习并非是要去模仿他们的生活,而是在于理解那种可以把酒变成文化、艺术的一部分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写饮酒,更是一种对于生活态度的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