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当道问牛喘,对雪呼僮且举杯
出处:《岁事歌二首》
明 · 朱长春
岁前立春下黑雾,三日蒙蒙岁朝度。
白日不光云头乌,沾衣如墨土如腐。
岁风况自东南来,发书占之民有灾。
苦竹根边土螾动,棠梨稍上山蜂猜。
岂无当道问牛喘,对雪呼僮且举杯。
白日不光云头乌,沾衣如墨土如腐。
岁风况自东南来,发书占之民有灾。
苦竹根边土螾动,棠梨稍上山蜂猜。
岂无当道问牛喘,对雪呼僮且举杯。
鉴赏
这首明代朱长春的《岁事歌二首(其二)》描绘了冬季立春时的阴霾天气。首句“岁前立春下黑雾”点出立春时节天空阴沉,乌云密布,接着“三日蒙蒙岁朝度”强调了连续三天的阴暗,仿佛岁月都被笼罩在阴郁之中。诗人通过“白日不光云头乌”和“沾衣如墨土如腐”生动地刻画了光线昏暗、泥土湿重的景象,给人以压抑之感。
“岁风况自东南来”暗示着不祥之风从东南方向吹来,预示着可能的灾害。“发书占之民有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可能遭受不幸的忧虑。接下来,“苦竹根边土螾动”和“棠梨稍上山蜂猜”通过自然现象,如苦竹下的蚯蚓不安和棠梨树上的蜜蜂疑虑,进一步渲染了不安的气氛。
最后两句“岂无当道问牛喘,对雪呼僮且举杯”,诗人虽然面对困境,但仍试图以饮酒解忧,反映出在灾难面前,他虽关心民生疾苦,但又无奈于现实,只能借酒暂时排遣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首阴霾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