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
宋 · 赵蕃
柿栗当收穫稻终,驾言野适兴何穷。
门生二子归来昼,张丈殷兄邻舍翁。
豆饭芋魁吾岂乏,鸡豚社酒岁仍丰。
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
门生二子归来昼,张丈殷兄邻舍翁。
豆饭芋魁吾岂乏,鸡豚社酒岁仍丰。
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
注释
柿栗:指秋季成熟的柿子和栗子。驾言:驾车出行。
野适:野外游玩。
穷:尽头,没有止境。
门生:学生或弟子。
归来:返回家中。
昼:白天。
张丈:姓张的长辈。
殷兄:姓殷的朋友。
邻舍翁:邻居的老者。
豆饭:用豆子煮的饭。
芋魁:大芋头。
岂乏:不缺乏。
鸡豚社酒:祭祀用的鸡肉猪肉和酒。
丰:丰富,充足。
家山:故乡。
牵念:深深挂念。
何况:更何况。
传闻:听说。
襆被:包裹衣物的布袋。
翻译
柿子和栗子到了收获的季节,驾车出游的乐趣无穷无尽。白天时分,我的两个学生从外面回来,张丈和殷兄邻居老翁也来作客。
家里虽有豆饭和芋头,生活并不匮乏,每年的鸡豚社酒依然丰盛。
我对家乡的思念每日增长,更何况听说他们连衣物都一起打包前来。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赵蕃在秋收时节的生活情景。首句“柿栗当收穫稻终”写出了丰收的季节,柿子和栗子成熟,稻谷也已收割完毕,显示出农事的繁忙和成果的丰富。接下来,“驾言野适兴何穷”表达了诗人乘兴出游的闲适心情,无尽的兴致驱使他到野外游玩。
“门生二子归来昼”转而提及诗人有两位得意门生回家,增添了家庭的温馨氛围。接着,“张丈殷兄邻舍翁”提到了好友张丈和邻居殷兄,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邻里关系和谐亲密。诗人自谦地说:“豆饭芋魁吾岂乏”,即使生活简朴,豆饭和芋头也足以满足,反映出他的知足常乐。
“鸡豚社酒岁仍丰”进一步强调了丰收年景,鸡豚丰盛,社酒(祭祀或聚会时所饮的酒)充足,体现了农村生活的富饶和节日的热闹。最后,“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尤其是听说朋友们一同前来,更增添了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友人来访的欢乐以及对家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田园生活的乐趣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