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静然本诸已,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良吏:优秀的官员。古人:古代的典范。
静然:内心的平静。
贤:贤德。
行:行走。
胸怀:胸襟。
史汉:历史长河。
明日:明天。
桑野:桑田。
奸猾:邪恶狡猾的人。
徭役:劳役。
黎庶:百姓。
大道:盛世。
小鲜:简单的食物。
武城弦:比喻展示才能或技艺。
翻译
优秀的官员难以寻觅,古人的典范现今仍可流传。他们的宁静源自内心,由此可知他们的贤德。
我行走间感受高尚风范,羡慕你青春焕发且才德兼备。
胸怀坦荡如清夜,他们的智慧如历史长河般流淌。
明日春天又来临,蜿蜒道路通向郊外祭坛。
登高远望百里,桑田广阔绿意盎然。
时世太平鸟巢低垂,丰收之年人烟繁多。
恶人隐藏家中,逃犯归田务农。
返回城郭南边,老少排列在马前。
他们皆庆祝蚕农到来,无苛捐杂税牵累。
您观察百姓的心声,安抚他们真是万全之策。
有幸逢盛世,只愿简单生活。
能在明君面前展现才能,一展武城弦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良吏的形象,通过对其清廉、贤能和对百姓的关怀来表达诗人对理想官员的赞美之情。诗中“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真正的好官难以找到,但他们的美德可以流传至今。接着,“静然本诸已,以此知其贤”表达了对这位良吏内心平和、品行端正的赞赏。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一句中,“我行”应指诗人自己,而“挹高风”则是追求高尚的情操,“羡尔兼少年”表达了对良吏不仅德才兼备,而且年轻有为的羡慕。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此处以“胸怀豁清”形容心境宽广而平静,通过历史的长河(史汉)和流泉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良吏胸襟博大、思想深邃的赞美。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此段描述了诗人在春天再次外出,攀登高处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其中“桑野郁芊芊”形容了春日桑树繁茂的景色。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此部分描绘了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的情景,以及良吏对待不法之徒和流亡者归乡种田的宽厚态度。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这里描绘了良吏巡视乡里时的情景,百姓老少围观,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且赞美这位官员能够让农事顺利进行而不加重农民负担。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此处强调了良吏关怀百姓的心怀和行动,以及诗人对这位官员能够施行仁政的庆幸之情。
最后,“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表达了诗人的期望,这位良吏能够在朝廷中发挥作用,考验其能力,就如同弹奏琴弦一般。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良吏的描绘,不仅抒写了理想官员的美德,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