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正自有佳处,区区外慕宁非痴
出处:《书感三首 其二》
宋 · 陆游
舞非得谱拍拍错,行未知津步步危。
劫石消磨会当尽,太行突兀乃可移。
清晨瓦釜煮藜粥,遥夜地炉烧豆萁。
此中正自有佳处,区区外慕宁非痴。
劫石消磨会当尽,太行突兀乃可移。
清晨瓦釜煮藜粥,遥夜地炉烧豆萁。
此中正自有佳处,区区外慕宁非痴。
注释
舞:舞蹈。非得:必须。
谱拍拍错:有节奏。
行:行走。
未知:未明。
津:道路。
步步:每一步。
危:危险。
劫石:历经沧桑的石头。
消磨:磨损。
会当尽:终将消失。
太行:太行山脉。
突兀:高耸。
乃:才。
可移:能被移动。
清晨:早晨。
瓦釜:粗陋的锅。
藜粥:粗糙的粥。
遥夜:长夜。
地炉:地上的火炉。
豆萁:豆茎。
此中:其中。
正自:正是。
佳处:美妙之处。
区区:微不足道。
外慕:对外界的羡慕。
宁非:岂非。
痴:痴迷。
翻译
舞蹈若无节奏就会出错,前行之路每一步都充满危险。即使坚硬如石也会磨损殆尽,巍峨的太行山也能被移动改变。
清晨时分,粗陋的锅里煮着藜粥,深夜里,火炉上燃烧着豆茎。
这其中自有其美妙之处,对外界的羡慕岂非痴心妄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感三首(其二)》。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舞者不按节拍、行路艰难的场景,暗示世事变迁无常。"劫石消磨会当尽,太行突兀乃可移"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岁月流转、世间万物终将改变的哲理。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清贫生活——清晨藜粥、夜晚地炉,展现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诗人自嘲地说,即使身处平凡,内心自有其美好之处,对于外界的赞誉或追求,他并不执着,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超然物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