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瞻金马门,东倚秋风台
出处:《送李伯承四首》
明 · 欧大任
临岐重踟蹰,四顾惊飙来。
偃蹇寄薄游,郁结何由开。
河梁一分手,鸣驺已相催。
落日照古堤,行子心悠哉。
北瞻金马门,东倚秋风台。
骖騑怀往路,太息仍徘徊。
绛灌本不怒,谁遣贾谊哀。
五陵纨绮间,焉知杨马才。
君其慎自爱,千秋重玫瑰。
偃蹇寄薄游,郁结何由开。
河梁一分手,鸣驺已相催。
落日照古堤,行子心悠哉。
北瞻金马门,东倚秋风台。
骖騑怀往路,太息仍徘徊。
绛灌本不怒,谁遣贾谊哀。
五陵纨绮间,焉知杨马才。
君其慎自爱,千秋重玫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李伯承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临岐重踟蹰”,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岔路口,诗人反复徘徊,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接着,“四顾惊飙来”一句,通过描写四周的狂风,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偃蹇寄薄游,郁结何由开”两句,诗人以自己的经历比喻友人的旅途,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困惑与不解。
“河梁一分手,鸣驺已相催”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河桥上两人分别,马蹄声催促着友人前行,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紧迫感。
“落日照古堤,行子心悠哉”写出了夕阳西下,古堤边一片寂静,友人的心绪却难以平静,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北瞻金马门,东倚秋风台”两句,诗人想象友人将前往的地方,金马门和秋风台都是古代文人向往的地方,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骖騑怀往路,太息仍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牵挂与担忧,同时也有对自己未来的思考与犹豫。
最后,“绛灌本不怒,谁遣贾谊哀”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五陵纨绮间,焉知杨马才”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希望他在繁华的都市中也能保持真我,不被世俗所淹没。
“君其慎自爱,千秋重玫瑰”则是对友人的祝福与鼓励,希望他能珍爱自己,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初心,如同玫瑰般美丽而坚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既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