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挂明月,羁羽无安眠
出处:《和同舍胡元茂松年夜直书怀 其一》
宋 · 程俱
南枝挂明月,羁羽无安眠。
天寒倚脩竹,窈窕谁当看。
平生饱幽独,古井不复澜。
一来英俊中,梦寐犹林泉。
夜直石渠阁,周庐别闲宽。
恨无青藜杖,照此清夜寒。
天寒倚脩竹,窈窕谁当看。
平生饱幽独,古井不复澜。
一来英俊中,梦寐犹林泉。
夜直石渠阁,周庐别闲宽。
恨无青藜杖,照此清夜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石渠阁值勤时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流露。首句“南枝挂明月”,以月挂枝头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接着,“羁羽无安眠”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羁旅状态,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与漂泊之感。
“天寒倚脩竹,窈窕谁当看”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寒夜中依靠修长的竹子,孤独地站立,无人欣赏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平生饱幽独,古井不复澜”则展现了诗人一生饱经孤独,如同古井般平静,不再为外界的波澜所动。这不仅是对过往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当前心境的描述,表明诗人已经能够从容面对孤独,内心达到了某种宁静的状态。
“一来英俊中,梦寐犹林泉”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依然向往自然,追求那份宁静与自由。这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调和。
最后,“夜直石渠阁,周庐别闲宽”描述了诗人夜晚在石渠阁值勤的情景,以及周围环境的宽敞与宁静。“恨无青藜杖,照此清夜寒”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根青藜杖(古代行夜路的照明工具)陪伴,以驱散夜间的寒冷与孤独,隐含着对知音或伴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挑战时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