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盏酌石溜,吻颊冰雪寒
律居扫积陋,禅房侈旧观。
老衲不可见,遗事故老传。
使君擅一壑,凭愚妄自贤。
定心初不摇,蚊虻卒飞前。
赫然涨蛙腹,欲以火燎天。
一笠渡清波,绝壁守两斑。
游戏出小异,褫骇飞残魂。
慢敬汝则劳,道力屹如山。
一笑置勿问,炉薰袅轻烟。
洗盏酌石溜,吻颊冰雪寒。
却忆飞泉句,泫然思老仙。
注释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变革:改变,革新。
律居:遵循法规的住所。
禅房:修行的禅室。
老衲:年老的僧人。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赫然:显眼,惊人。
一笠:斗笠。
石溜:石缝中的流水。
泫然:泪流满面的样子。
翻译
常常怀念这片胜地,变革已非往昔模样。法规住所清除陈规,禅房焕然一新,超越旧观。
老僧已逝,他们的故事由老者口耳相传。
地方长官独占一方,自视甚高,妄自尊大。
他内心坚定,不为蚊虻骚扰所动,它们飞来之前已成定局。
他的气势如蛙腹膨胀,试图焚烧天空。
一顶斗笠漂过清澈水面,峭壁上守护着斑驳的痕迹。
游戏间显现微小差异,吓得飞魂魄魄惊慌失措。
对你的尊敬虽深,却也劳神,你的道行如山般稳固。
一笑置之,不再追问,炉火熏香袅袅上升。
洗净杯盏,从石缝中汲取清流,水冷如吻颊冰雪。
回忆起飞泉的诗句,不禁泪眼婆娑,思念起那位老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修行的生活图景,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变迁和人心变化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也融入了禅宗的思想和个人情感的体现。
“胜地忆屡到,变革非昔年。”开篇即点明诗人对于美好地点的频繁访问,以及时光流转带来的变化。这里,“变革非昔年”暗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和对现在改变的无奈。
“律居扫积陋,禅房侈旧观。”这一句则具体描绘了隐者生活的场景,其中“律居”指的是按照佛教戒律居住,“扫积陋”表明对环境的整洁,“禅房侈旧观”则透露出时间的痕迹和曾经的繁华。
“老衲不可见,遗事故老传。”这里,“老衲”可能指的是一位年迈的僧人或隐者,其“不可见”或许是因为其已经去世,而“遗事故老传”则表明了对这位前辈的怀念和尊重。
接下来的“使君擅一壑,凭愚妄自贤。”则写了一位官员对于自己的地盘颇为自豪,但这种自负却是不切实际的。
“定心初不摇,蚊虻卒飞前。”这一句表达了即便是在外界纷扰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清净。蚊虻象征着那些微小而烦人的干扰,但隐者的心志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赫然涨蛙腹,欲以火燎天。”这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幕,以及对力量的渴望和野心的比喻。蛙想用其微小之力去触及更高的目标,这既是对自然力的赞美,也隐含着人世间的雄心壮志。
“一笠渡清波,绝壁守两斑。”诗人以一顶草笠渡过清澈的水流,而在绝壁之上守护着那仅剩的几分宁静和自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于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游戏出小异,褫骇飞残魂。”这一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游戏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小异可能是指某些不同寻常的感受或体验,而褫骇飞残魂则形象地表达了对生死和精神解放的向往。
“慢敬汝则劳,道力屹如山。”这一句中,“慢敬”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汝则劳”则可能是指对于修行或生活的一种认真与投入,而“道力屹如山”则形象地表达了对道德力量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力量坚不可摧,如同高山一般。
“一笑置勿问,炉薰袅轻烟。”这一句写出了诗人面对世事的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无论是何种问题,一笑置之,而那炉中的轻烟则象征着一种超脱和淡定。
“洗盏酌石溜,吻颊冰雪寒。”这一句通过对饮水和品味天地之间自然美好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享受,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最后,“却忆飞泉句,泫然思老仙。”则是诗人的心向往之。飞泉可能是一种景观,也可能是对某种境界或状态的追求,而“泫然”形容了那种悠闲自得的心情,对于“老仙”的思念,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以及对于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