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黄河小如带,微茫一气罩神州
出处:《游华山诗十二首》
明 · 邓云霄
崚嶒十步已三休,错认山腰是上头。
客子魂惊啼越鸟,仆夫力尽喘吴牛。
莺花已报青春晚,霜月先传白帝秋。
谁见黄河小如带,微茫一气罩神州。
客子魂惊啼越鸟,仆夫力尽喘吴牛。
莺花已报青春晚,霜月先传白帝秋。
谁见黄河小如带,微茫一气罩神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历华山时的壮丽景色与个人感受。首句“崚嶒十步已三休”,以峭壁险峻、山路崎岖开篇,暗示了登山的艰难与挑战。接着“错认山腰是上头”,通过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的错觉,形象地展现了华山的高耸入云,同时也反映了行进中的疲惫与困惑。
“客子魂惊啼越鸟,仆夫力尽喘吴牛”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旅人的惊惧与疲惫、仆役的辛劳与喘息,与山中啼鸣的越鸟、喘息的吴牛相联系,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莺花已报青春晚,霜月先传白帝秋”则从季节变换的角度,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更替。莺啼花开象征着春天的逝去,而霜月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岁月流转的感慨。
最后,“谁见黄河小如带,微茫一气罩神州”以黄河的辽阔与华山的雄伟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寓意着中华大地的广阔与统一。黄河如带般细长,却能覆盖整个神州,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广阔的疆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时间、空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对生命体验的反思,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