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卿勿矜庄,东方休善谑
出处:《三子赠答诗》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宿世随国贰,入山求正觉。
岂以元舅尊,而终縻尔爵。
仙庵对忍辱,净土崇极乐。
鹙子等诞身,迦陵鸣在壳。
幸于五人中,得度自超跃。
净名来妙喜,不二非扃钥。
龙卿勿矜庄,东方休善谑。
皈兹三世佛,诏尔无生学。
岂以元舅尊,而终縻尔爵。
仙庵对忍辱,净土崇极乐。
鹙子等诞身,迦陵鸣在壳。
幸于五人中,得度自超跃。
净名来妙喜,不二非扃钥。
龙卿勿矜庄,东方休善谑。
皈兹三世佛,诏尔无生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三子赠答诗》之三,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佛教修行与人生哲学的主题。
诗中首先提到“宿世随国贰,入山求正觉”,意味着前生跟随国家的辅佐者,进入深山寻求内心的觉醒与真理。接着,“岂以元舅尊,而终縻尔爵”表达了不因家族地位和荣誉而束缚内心追求的精神。随后,诗人描绘了“仙庵对忍辱,净土崇极乐”的场景,强调了修行中的忍耐与对极乐世界的向往。
“鹙子等诞身,迦陵鸣在壳”引用了佛教故事,指出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显现智慧与觉醒,如同鸟儿在蛋壳内就能发出声音。接下来,“幸于五人中,得度自超跃”表达了在众多修行者中,能够超越自我,获得解脱的幸运。
“净名来妙喜,不二非扃钥”引用了《维摩诘经》中的净名法师,强调了佛法的妙喜与不二法门,即真理的唯一性与普遍性。最后,“龙卿勿矜庄,东方休善谑”是对修行者的提醒,告诫他们不要过于严肃或轻浮,应保持谦逊与真诚的态度。
“皈兹三世佛,诏尔无生学”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鼓励人们向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学习,追求无生的境界,即超越生死轮回,达到心灵的永恒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刻哲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