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愁收拾凭谁寄,漫放商声上七弦
出处:《中秋孤坐》
清末近现代初 · 王易
佳节匆匆意悄然,自煎茶水对炉烟。
流天大月虚今夕,入坐小车思隔年。
析饼喜嗔怜子稚,侵帘风露觉凉先。
枯愁收拾凭谁寄,漫放商声上七弦。
流天大月虚今夕,入坐小车思隔年。
析饼喜嗔怜子稚,侵帘风露觉凉先。
枯愁收拾凭谁寄,漫放商声上七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节独自一人的情景。"佳节匆匆意悄然",开篇即传达出节日氛围中的落寞与寂静,时间匆匆而过,诗人心中却满是寂寥。他独自煎茶,对着炉烟,享受着这份宁静,也品味着孤独。
"流天大月虚今夕",诗人抬头望向空旷的夜空,明亮的月亮显得格外辽阔,今晚的月亮虽美,却也让人感到空虚和孤寂。"入坐小车思隔年",诗人坐在小车旁,思绪飘向远方,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更添几分感伤。
"析饼喜嗔怜子稚",提到月饼,诗人既有欢愉也有忧虑,喜悦于家庭的团聚,嗔怪孩子还太小不懂事,这温馨中又透出一丝无奈。"侵帘风露觉凉先",秋风带着露水透过窗帘,诗人感受到凉意,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内心的凄凉。
最后,"枯愁收拾凭谁寄,漫放商声上七弦",诗人将内心的愁绪比喻为无处寄托的枯枝败叶,只能任由其在琴弦上弹奏出哀怨的商调,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中秋孤坐》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意境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