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复得此游,澹然心赏足
出处:《夜宿天章寺》
宋 · 喻良能
兰亭负崇冈,脩竹翳寒绿。
嚣烦隔人境,爽气森佛屋。
薄暮行役罢,言就上方宿。
是时秋峥嵘,西风响岩谷。
越兰不可见,浩歌想馀馥。
右军恨何许,禊序空三复。
夜久百虫绝,灯花媚幽独。
萧然四壁静,一洗尘万斛。
何当脱羁鞅,阴岩事卜筑。
聊复得此游,澹然心赏足。
嚣烦隔人境,爽气森佛屋。
薄暮行役罢,言就上方宿。
是时秋峥嵘,西风响岩谷。
越兰不可见,浩歌想馀馥。
右军恨何许,禊序空三复。
夜久百虫绝,灯花媚幽独。
萧然四壁静,一洗尘万斛。
何当脱羁鞅,阴岩事卜筑。
聊复得此游,澹然心赏足。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兰亭坐落在高山上,茂密的竹林遮蔽了寒冷的绿色。喧闹与纷扰隔绝了人间的纷扰,清新的气息在佛寺中缭绕。
傍晚劳顿结束,我打算在上房过夜。
此时秋意正浓,西风吹过山谷,发出声响。
越地的兰花虽不可见,但悠扬的歌声中仍能回味它的芬芳。
王羲之的遗憾在哪里?那次兰亭集会的宴饮已空留三次的记忆。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灯花在幽暗中闪烁,增添孤独。
四壁寂静,仿佛洗净了一切尘世的繁杂。
何时能摆脱束缚,选择在阴凉的山岩处建造居所。
姑且满足于这次的游历,淡泊的心灵已感到满足。
注释
崇冈:高山。脩竹:长竹。
翳:遮蔽。
嚣烦:喧闹、烦恼。
爽气:清新之气。
上方:寺庙的上房。
峥嵘:形容秋天景色鲜明。
西风:秋风。
馀馥:残留的香气。
恨:遗憾。
禊序:古代的一种春日聚会,此处指兰亭集会。
灯花:油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澹然:淡泊、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天章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兰亭负崇冈,脩竹翳寒绿”以兰亭的高山和修长翠竹为背景,营造出清幽的环境。接下来,“嚣烦隔人境,爽气森佛屋”表达了寺中远离尘世喧嚣,凉爽的气息让人感到宁静与超然。
“薄暮行役罢,言就上方宿”写诗人傍晚结束旅途,选择在此寺歇息。夜晚来临,“是时秋峥嵘,西风响岩谷”描绘了秋意浓厚,西风吹过山谷的景象,引人遐想。“越兰不可见,浩歌想馀馥”表达了对兰花香气的怀念,以及对高雅情趣的向往。
“右军恨何许,禊序空三复”提及王羲之的遗憾,暗示诗人对古人雅集的追忆。接着,“夜久百虫绝,灯花媚幽独”描述夜晚寂静,只有灯花陪伴,诗人内心孤独而深思。“萧然四壁静,一洗尘万斛”则强调寺中的清净,仿佛能洗涤心灵的尘埃。
最后,“何当脱羁鞅,阴岩事卜筑”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隐居山林的愿望。而“聊复得此游,澹然心赏足”则流露出诗人对当前宁静生活的满足,尽管只是暂时的停留,却已足够让他心境淡泊,欣赏到生活的美好。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清幽与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