濩落垂杨户,荒凉种杏封
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
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
双流湓隐隐,九派棹憧憧。
山限东西寺,林交旦暮钟。
半天倾瀑溜,数郡见炉峰。
岩并金绳道,潭分玉像容。
江微匡俗路,日杲晋朝松。
棕径新苞拆,梅篱故叶壅。
岚光生叠砌,霞焰发高墉。
窗籁虚闻狖,庭烟黑过龙。
定僧仙峤起,逋客虎溪逢。
濩落垂杨户,荒凉种杏封。
塔留红舍利,池吐白芙蓉。
画壁披云见,禅衣对鹤缝。
喧经泉滴沥,没履草丰茸。
翠窦欹攀乳,苔桥侧杖筇。
探奇盈梦想,搜峭涤心胸。
冥奥终难尽,登临惜未从。
上方薇蕨满,归去养乖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庐岳:庐山。东南秀:东南方向风景秀丽。
香花:指佛教中的供花,也喻美好之物。
惠远踪:惠远大师的行踪,惠远为东晋时高僧。
名齐松岭峻:名声与松岭(比喻险峻之地)一样响亮。
气比沃州浓:气质氛围比沃州(地名,以风景优美著称)更浓厚。
积岫:重重叠叠的山峦。
幽崖:幽深的悬崖。
双流:两条河流。
湓:地名,湓浦口,今九江市附近。
九派:九江,此处形容支流众多。
东西寺:指分布在山东西两侧的寺庙。
旦暮钟:早晚的钟声。
半天倾瀑溜:瀑布从半空倾泻而下。
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形似香炉。
金绳道:形容山路如金色绳索般蜿蜒。
玉像容:水潭中映出的佛像如同玉雕一般。
江微匡俗路:江边通往匡俗古道的小路。
日杲晋朝松:阳光照耀下的古老松树,象征历史悠久。
棕径:棕榈树环绕的小径。
梅篱:梅树围绕的篱笆。
岚光:山间雾气的光影。
霞焰:晚霞如火焰般绚烂。
窗籁:窗户边自然的声音。
狖:猿猴的一种。
庭烟:庭院中的烟雾。
黑过龙:形容烟雾浓重,如同黑龙穿行。
定僧:静坐修行的僧人。
逋客:遁世的隐士。
濩落:荒废、寂寥。
种杏封:种植杏树的地方,后成为遗迹。
红舍利:红色的佛家圣物舍利。
白芙蓉:白色的荷花。
画壁:绘有壁画的墙壁。
禅衣:僧侣的袍服。
喧经:诵读经文的声音。
没履:被草丛淹没至鞋子。
翠窦:绿色的石洞。
欹攀乳:倾斜的石洞中长满了像乳汁一样的苔藓。
苔桥:布满苔藓的小桥。
筇:竹杖。
探奇:探寻奇观。
搜峭:寻找险峻之处。
冥奥:深邃奥秘。
登临:登山游览。
上方:山顶。
薇蕨:野生的薇菜和蕨类植物,可食用。
乖慵:懒散、闲适。
翻译
庐山之东南俊秀非凡,香花踪迹追随惠远高僧。名声与松岭并肩险峻,气质更胜沃州之地浓郁。
重重叠叠的山峦延伸向何方,幽深的悬崖跨越了多少重障碍。
两条河流在湓地隐隐约约交汇,九江的支流上船只熙熙攘攘。
山岭分隔了东西两侧的寺庙,林间早晚的钟声交织在一起。
半空中瀑布如丝带倾泻,数个郡县都能望见那座炉峰。
岩石间的路径如同金绳铺就,水潭中映出佛像的庄严。
江边微风中是匡俗的古道,阳光照耀下的晋朝松树熠熠生辉。
棕榈小径上新芽破壳而出,梅树篱笆旁堆积着旧叶。
山间光晕在层叠的石阶上生成,霞光如同火焰照亮了高墙。
空旷的窗边隐约传来猿猴叫声,庭院烟雾缭绕好似黑龙穿梭。
定坐的僧人仿佛从仙境中升起,遁世的隐士在虎溪边偶遇。
废弃的杨柳宅门寂寥,荒废的杏林只留下种树的痕迹。
佛塔中供奉着红色的舍利,池塘中绽放着白色的荷花。
壁画在云雾中显露真容,僧衣轻拂对鹤缝补。
诵经声伴随着泉水滴答,草丛茂盛几乎淹没了行人的鞋履。
倾斜的石洞中攀附着翠绿的苔藓,手持竹杖跨过苔藓覆盖的小桥。
探索奇景充满了梦想,寻觅险峻洗涤了心灵。
这神秘深奥之地难以穷尽,遗憾未能亲自攀登游览。
山顶上薇菜和蕨类植物繁茂,归途之中足以滋养我这懒散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秀丽景色和二林寺的幽静环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佛法的向往。
“庐岳东南秀”一句直接点出了庐山的位置和其雄伟的气势。“香花惠远踪”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上生长的花草怀有深厚的情感。接着,“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两句不仅描绘了松树的高大和气息的浓郁,而且通过与“沃州”的比较,更突出了庐山的特点。
“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诗人在这里描述的是庐山连绵不断、层峦叠嶂的地貌,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双流湓隐隐,九派棹憧憧”则是对庐山水系的描写,水流潺潺,声如细语,显得异常柔和。
“山限东西寺,林交旦暮钟”一句中,“山限”意味着庐山将寺院环抱其中,而“林交旦暮钟”则是对寺内僧侣日常生活的描绘,钟声在林间回荡,显得异常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半天倾瀑溜,数郡见炉峰。岩并金绳道,潭分玉像容。”诗人继续描写庐山的壮丽景色和寺院中的清泉流水,以及岩石间的道路和潭池中倒映出的美景。
“江微匡俗路,日杲晋朝松”则是对江边风光的描述,同时也提及了古代的历史沧桑。“棕径新苞拆,梅篱故叶壅”描绘的是寺院中的小径和梅花围成的篱笆。
“岚光生叠砌,霞焰发高墉”两句通过对云雾和霞光的描写,展示了庐山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多变景象。“窗籁虚闻狖,庭烟黑过龙”则是在描绘寺院中窗棂间透过来的微风声响,以及庭院中的烟雾。
“定僧仙峤起,逋客虎溪逢”诗人在这里描写了寺院中的和尚以及那些来访的行者。接着,“濩落垂杨户,荒凉种杏封”则是对庐山下方景色的描述,以及农田中种植的杏树。
“塔留红舍利,池吐白芙蓉”两句描绘了寺院中的佛塔和池塘中的芙蓉花。“画壁披云见,禅衣对鹤缝”则是在描述墙上的壁画以及僧侣的禅衣。
“喧经泉滴沥,没履草丰茸”两句通过对寺院中经书声和泉水声的描写,以及脚下厚实的草地,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翠窦欹攀乳,苔桥侧杖筇”则是在描绘庐山的绿色山谷和岩石间的小桥。
“探奇盈梦想,搜峭涤心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这片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通过这种环境来净化心灵。“冥奥终难尽,登临惜未从”则是在感叹庐山的深邃和壮丽,以及对自己还没有完全领略这一切的遗憾。
最后,“上方薇蕨满,归去养乖慵”诗人在这里描写了庐山上的花草繁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段时光的珍视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