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七穿八穴,明明百匝千重
出处:《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九》
宋 · 释克勤
突出难辨,久参未免躇蹰。
信手拈来,后学那知端的。
金风扇物,玉露垂珠。
雁过长空,蛩吟幽砌。
一一七穿八穴,明明百匝千重。
何必棒喝交驰,方论照用。
直下悬崖撒手,便有恁么人么。
见义不为非勇士,临危不变始惊群。
信手拈来,后学那知端的。
金风扇物,玉露垂珠。
雁过长空,蛩吟幽砌。
一一七穿八穴,明明百匝千重。
何必棒喝交驰,方论照用。
直下悬崖撒手,便有恁么人么。
见义不为非勇士,临危不变始惊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所作的《偈五十三首》中的第四十九首。诗中以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为喻,探讨了禅理与修行的深意。
首句“突出难辨,久参未免躇蹰”描绘了在禅修过程中,面对复杂难解的真理时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接着,“信手拈来,后学那知端的”表达了禅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领悟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
“金风扇物,玉露垂珠”运用比喻手法,将禅理比作秋风中的金叶与夜空中悬挂的珍珠,形象地展示了禅悟的珍贵与美好。接下来,“雁过长空,蛩吟幽砌”则通过雁飞天际与虫鸣石阶的对比,寓意着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禅机,无论是在高远的天空还是在平凡的角落。
“一一七穿八穴,明明百匝千重”进一步阐述了禅悟的过程,如同在复杂的迷宫中寻找出路,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发现。最后,“何必棒喝交驰,方论照用。直下悬崖撒手,便有恁么人么”表达了禅宗中“棒喝”(即突然的训斥或打击)并非唯一途径,真正的禅悟在于直面自我,勇于放手,超越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为载体,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理,通过自我反省与实践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