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太史公,妙语写高躅
出处:《夜观严光祠碑有感》
宋 · 陆游
我昔过钓台,峭石插江渌。
登堂拜严子,挹水荐秋菊。
君看此眉宇,何地著荣辱。
雒阳逢故人,醉脚加其腹。
书生常事尔,乃复骇世俗。
正令为少留,要非昔文叔。
平生陋范晔,琐琐何足录。
安得太史公,妙语写高躅。
登堂拜严子,挹水荐秋菊。
君看此眉宇,何地著荣辱。
雒阳逢故人,醉脚加其腹。
书生常事尔,乃复骇世俗。
正令为少留,要非昔文叔。
平生陋范晔,琐琐何足录。
安得太史公,妙语写高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钓台:古代名胜,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子陵垂钓之地。峭石:陡峭的岩石。
严子:指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
秋菊:秋季的菊花,象征高洁。
眉宇:人的面部表情,这里指气质神态。
荣辱:荣耀与耻辱。
雒阳:古都洛阳。
醉脚:喝醉后摇晃的脚步。
文叔:指东汉的许衡,以清廉自律闻名。
范晔:南朝宋史学家,著有《后汉书》。
琐琐:琐碎,形容事情不重要。
太史公:指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著有《史记》。
高躅:高尚的行为或足迹。
翻译
我曾经游览过钓台,那里的峭壁直插入江水碧绿之中。我登上堂庙拜见严子陵,取水来献上秋菊以示敬意。
你看这人的眉宇间,哪里容得下世俗的荣辱。
在洛阳遇见了老朋友,我们一起畅饮,笑声满腹。
读书人的行为本就如此,却又让世人感到惊骇。
即使我暂时停留,也并非如昔日的文叔那样有定力。
我一生都鄙视范晔的琐碎,他的事迹不值得详细记载。
我多么希望有太史公那样的才子,能用妙笔描绘出高尚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夜观严光祠碑有感》。诗中,陆游回忆自己曾游览严光钓鱼台,感叹其环境清幽,峭石插入江水,水质清澈。他登上祠堂拜祭严子陵(严光),以秋菊敬献,表达对这位隐士的敬仰。诗人感慨严光的超然物外,他的眉宇间没有世俗的荣辱之念。接着,诗人提到在雒阳遇见老友,饮酒至醉,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看来可能让世人惊讶。然而,他认为即使短暂停留,严光也并非追求世俗权力的文叔。他对繁琐的世俗评价不屑一顾,认为只有像太史公那样用精妙的文字才能真正记录下严光这样的高人逸事。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独立人格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