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出处:《归乡七首》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路绕荒丘水接天,寂无风雨亦萧然。
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
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感慨。
首句“路绕荒丘水接天”,以“荒丘”、“水接天”勾勒出一幅辽阔而孤寂的画面,道路蜿蜒曲折,环绕着荒芜的山丘,远处的水面仿佛与天际相连,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寂无风雨亦萧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凄清,即使没有风雨,也弥漫着一种萧瑟之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泪水并非因为今日的遭遇而流,白发也不代表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哲学思考。
“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描绘了故乡的景物,藤萝攀爬在古老的庙宇上,烟火从几户人家中升起,与广阔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生活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故乡记忆中的温暖与怀念。
最后,“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两句,通过想象中的鬼魂哭泣孤儿,以及期待清明时节送纸钱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鬼魂的哭泣象征着对失去亲人的哀悼,而清明送纸钱则是传统习俗中对祖先的纪念,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亲情、故土的深情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