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无穿窬,义不胜用
出处:《充善堂为吴氏题》
宋末元初 · 陈杰
厥初生人,禀性受中。
不患不善,患不能充。
血气既刚,物我交战。
不患不充,又患不善。
充而善者,可鸾可凰。
匪善而充,化为豺狼。
其充为何,勿助勿害。
鸡鸣而兴,善与利对。
申严界限,审察毫釐。
诚内伪外,理公欲私。
充无穿窬,义不胜用。
彼充孔扬,傲诞是从。
故得其正,泉达火然。
一有弗协,履冰临渊。
呜呼道微,志远瞻卓。
子如充之,明善守约。
不患不善,患不能充。
血气既刚,物我交战。
不患不充,又患不善。
充而善者,可鸾可凰。
匪善而充,化为豺狼。
其充为何,勿助勿害。
鸡鸣而兴,善与利对。
申严界限,审察毫釐。
诚内伪外,理公欲私。
充无穿窬,义不胜用。
彼充孔扬,傲诞是从。
故得其正,泉达火然。
一有弗协,履冰临渊。
呜呼道微,志远瞻卓。
子如充之,明善守约。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陈杰所作的《充善堂为吴氏题》,以人生修养为主题,探讨了人的本性和道德选择的重要性。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阐述了人的天性虽有善良的一面,但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充实,就可能走向恶。"充而善者,可鸾可凰",意指那些能充盈美德的人如同鸾凤般高贵;"匪善而充,化为豺狼",则警告若不择手段地扩充,可能会堕落为恶。诗人强调要谨慎行事,划清善恶界限,内心真诚,行为合乎道义,避免过度膨胀导致傲慢放纵。最后,诗人鼓励人们追求正道,保持明智,坚守善良和约束,以达到人生的和谐与安全。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