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出处:《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
唐 · 许浑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
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乾。
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岩:西方的岩石或山崖。泉落:泉水下落。
水容宽:水面宽阔。
灵物:指神秘或有灵性的生物,这里暗指龙。
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
黑处蟠:在黑暗的地方盘曲。
松叶:松树的叶子。
正秋:正值秋天。
琴韵响:像琴声一样悠扬。
菱花:菱角开的花,也可指水面的菱花状波纹。
初晓:清晨时分。
镜光寒:镜面般的水面反射出寒冷的光。
云开:云雾散开。
星月浮山殿:星光和月色似乎漂浮在山上的寺庙之上。
雨过:雨停止后。
风雷绕石坛:风雨雷电的声音围绕着石坛回响。
仙客:仙人、修行者。
不归:没有回来。
龙亦去:龙也跟着离开。
稻畦:稻田中的畦埂,这里泛指稻田。
长满:茂盛地生长覆盖。
此池乾:这个原本可能是池塘的地方变干了。
翻译
西山岩石下的泉水宽阔荡漾,神灵之物如龙般在黑暗中盘旋。松树叶子在秋日里如同琴声清脆,清晨的菱花映照镜面透着寒意。
云散之后星辰月色漂浮在山间庙宇之上,雨停之后风雷之声环绕着石台。
仙人若不归去连龙也离开,稻田长满了原先的池塘干涸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西岩泉落水容宽”一句,以清泉为起笔,从宏阔的视角出发,展示了山间泉水的壮丽景象。紧接着,“灵物蜿蜒黑处蟠”,则是从细部入手,描绘了泉边奇石与苔藓之间的神秘相拥,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松叶正秋琴韵响”透露出诗人对秋季的感受,同时通过“琴韵响”,传达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情怀。而“菱花初晓镜光寒”则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水面上的菱角花映射出的清冷光泽,表现了诗人对早晨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云开星月浮山殿”一句,借由云开露出的星辰和明亮的月牙,与“雨过风雷绕石坛”,则是通过对气象变化的描写,表现了山中天气万千的多变与壮观。诗人以此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精神境界。
最后,“仙客不归龙亦去”和“稻畦长满此池乾”,则是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或许是一种无奈。这里的“龙”象征着仙灵或高尚之物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稻畦长满此池乾”,则是在描绘一种丰收的景象,也许寓意着对来者的期待和祝愿。
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画面感强烈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宏大气势又充满细腻情感的山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