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出处:《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
唐 · 权德舆
?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注释
露宗:佛法的精髓。通法:普遍流传的佛法。
已传:已经传授完毕。
麻衣:僧侣的粗布衣服。
筇杖:竹杖,古人出行常用。
去:离开。
悠然:轻松自在的样子。
扬州后学:扬州的晚辈弟子。
应相待:应该在等待。
遥想:想象。
幡花:寺庙中用来招引信徒的旗帜或花朵。
古寺:古老的寺庙。
翻译
佛法精髓已经传授,身披麻衣手握竹杖悠然离去。扬州的晚辈弟子想必会等待,想象他在那古老的寺庙前招展着幡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佛法修持的尊崇。
"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这里,“露宗”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要或教义已经被广泛传播开来,而“麻衣筇杖”则是出家人的象征,表明浚上人即将踏上归程,手持的筇杖显示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对友人修佛之路的理解与支持。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扬州后学”指的是朋友将要到达的目的地,这里也暗含着诗人对朋友未来佛法学习之地的期待和祝愿。“幡花古寺”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美丽的景象,幡花在风中飘扬,古寺沐浴在岁月的沉淀之中。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远而不失深情的友谊,以及对佛法的尊重与向往。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不仅传递了送别之情,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