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尔频年任道涂,又携双屐下江湖
出处:《送严慱之浙》
明 · 宗臣
怜尔频年任道涂,又携双屐下江湖。
向人白发时时短,作客青山夜夜孤。
赋里秋云回雁荡,愁边明月失龙珠。
燃藜起草声名在,未许严陵问钓徒。
向人白发时时短,作客青山夜夜孤。
赋里秋云回雁荡,愁边明月失龙珠。
燃藜起草声名在,未许严陵问钓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即将前往浙江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旅途的关切。首联“怜尔频年任道涂,又携双屐下江湖”以“怜”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年复一年奔波于道路的深切同情,同时点明了友人此次出行的方式——徒步,以及目的地——江湖,即广大的自然世界。颔联“向人白发时时短,作客青山夜夜孤”则通过“白发”和“作客”的形象,展现了友人在旅途中的苍老与孤独,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感慨。
颈联“赋里秋云回雁荡,愁边明月失龙珠”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友人的思绪与自然景象相融合,秋云回荡、雁荡山中,明月之下,似乎连龙珠都失去了光彩,暗喻友人心中的愁绪深重,难以排遣。尾联“燃藜起草声名在,未许严陵问钓徒”则以“燃藜”这一细节,暗示友人虽身处旅途,但其才华与名声仍在,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品格的敬佩之情。最后一句“未许严陵问钓徒”,借用严子陵的典故,既是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也寄寓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像严子陵一样,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能享受生活,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旅途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和深切的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人生价值以及自然美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