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同河朔避,兴似剡溪乘
出处:《题纳凉图送吴石仓归西湖次其卷中元韵二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风柳高亭上,诸贤共一僧。
暑同河朔避,兴似剡溪乘。
乐事唯飞管,群书且架藤。
一时儒与佛,谁得判淄渑。
暑同河朔避,兴似剡溪乘。
乐事唯飞管,群书且架藤。
一时儒与佛,谁得判淄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纳凉的情景,通过“风柳高亭”、“暑同河朔避”等词句,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诗人将“诸贤共一僧”的场景融入其中,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暗含了对友情和精神寄托的追求。诗中提到的“乐事唯飞管”,可能是指音乐带来的愉悦,而“群书且架藤”则表达了对书籍的喜爱与随性阅读的态度。最后,“一时儒与佛,谁得判淄渑”一句,以儒家与佛教的对比,暗示了对不同思想、文化的包容与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洞察力。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