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出处:《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三首 其二》
唐 · 王昌龄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注释
先贤:前辈,古代的贤人。盛说:极力称赞。
桃花源:传说中的避世仙境,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尘忝:谦辞,意为自己世俗卑微。
何堪:怎能配得上。
武陵郡:古地名,这里代指桃花源所在之地。
闻道:听说。
秦时:秦朝时期。
避地人:逃避战乱、隐居的人。
至今:直到现在。
不与人通问:不与外界互通音信。
翻译
前辈们盛赞桃花源的美好,我这凡夫俗子怎能配得上武陵这样的仙境。听说那是秦朝时避世人的居所,直到今天他们仍不与外界往来。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先贤盛说桃花源”,即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对古人隐逸理想的追崇。“尘忝何堪武陵郡”,则是在感叹世间纷争与污浊,使得人们向往清净之地,如同武陵郡这般的地方。后两句“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指的是古代有士人为了避免战乱而隐居,这种生活方式延续至今,而这些隐者们选择了与世隔绝,不再与外界交往。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高远情操,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和对尘世烦嚣的逃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