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然遗俗监主簿,夜对经史多讨论
出处:《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韵》
宋 · 梅尧臣
鼓声阗阗众戏屯,百仞太华临端门。
端门两廊多结綵,公卿士女争来奔。
接板连帘坐珠翠,帘疏不隔夭妍存。
车驾适从驰道入,灯如撒星天向昏。
赭衣已御凤楼上,露台宣看簇钿辕。
山前绛绡垂雾薄,火龙矫矫红波翻。
金吾不饬六街禁,少年追逐乘大宛。
呼庖索醑斗丰美,东市憧憧西市喧。
持钱下数买歌笑,玉杓注饮琉璃盆。
落然遗俗监主簿,夜对经史多讨论。
比诸豪侠乃自苦,明日苜蓿盈盘餐。
端门两廊多结綵,公卿士女争来奔。
接板连帘坐珠翠,帘疏不隔夭妍存。
车驾适从驰道入,灯如撒星天向昏。
赭衣已御凤楼上,露台宣看簇钿辕。
山前绛绡垂雾薄,火龙矫矫红波翻。
金吾不饬六街禁,少年追逐乘大宛。
呼庖索醑斗丰美,东市憧憧西市喧。
持钱下数买歌笑,玉杓注饮琉璃盆。
落然遗俗监主簿,夜对经史多讨论。
比诸豪侠乃自苦,明日苜蓿盈盘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阗阗:形容鼓声密集。太华:指华山。
端门:古代皇宫的正门。
綵:彩饰,装饰物。
簇钿:形容装饰华丽的马车。
绛绡:红色的薄绸。
金吾:古代官职,负责京城治安。
大宛:西域良马。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比喻简朴生活。
翻译
鼓声喧闹众人聚集,巍峨华山俯瞰着端门。端门两侧走廊挂满彩饰,官员贵族纷纷赶来。
贵妇们珠光宝气坐连排,即使帘子稀疏也挡不住她们的美丽。
皇帝车驾恰好从驰道驶入,灯火如星,天色渐暗。
身穿赭色官服的人已在凤楼之上,露台上传来观看华丽马车的命令。
山前的红色轻纱在薄雾中摇曳,如同火龙跃动,红波翻滚。
金吾卫没有严格执行街道禁令,年轻人骑着大宛马追逐嬉戏。
他们呼唤厨师,争斗美酒,东市熙熙攘攘,西市热闹非凡。
人们拿着钱去购买歌舞,用玉勺斟满琉璃盆畅饮。
监主簿洒脱于世俗之外,夜晚研读经史,热烈讨论。
比起豪侠,他反而感到辛苦,因为明天的餐桌上只有苜蓿而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首句“鼓声阗阗众戏屯”以鼓声喧闹开场,展现出节日的热闹气氛。接着,“百仞太华临端门”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端门高耸,如同华山般壮观。诗人描述了宫廷内外的装饰华丽,“端门两廊多结綵”,公卿士女纷至沓来,场面热闹非凡。
“接板连帘坐珠翠”写贵族妇女们穿着华丽,珠光宝气。“车驾适从驰道入,灯如撒星天向昏”描绘了皇家仪仗队的到来,灯火璀璨,如同繁星洒落。随后,诗人通过“赭衣已御凤楼上,露台宣看簇钿辕”描绘皇帝在凤楼观景,而百姓则在街头欢庆,追逐马车,饮酒作乐。
“山前绛绡垂雾薄,火龙矫矫红波翻”运用比喻,形容烟花绚烂,如同山前薄雾中的红色蛟龙。尽管有宵禁,但“金吾不饬六街禁”,年轻人仍尽情狂欢。他们购买歌舞,举杯畅饮,欢乐无比。
然而,诗中也暗含对比,以“落然遗俗监主簿,夜对经史多讨论”点出一位监主簿虽然身处欢庆之中,却仍在研读经史,显得与众不同,颇有苦修之志。最后以“比诸豪侠乃自苦,明日苜蓿盈盘餐”收尾,表达出这位官员对朴素生活的坚守,与世俗的奢华形成对比。
总的来说,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多元面貌,既有繁华的庆典,也有对传统学问的尊重和个人操守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