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岂不好,事此鞍与羁
出处:《马惜蹄》
宋末元初 · 方回
家居岂不好,事此鞍与羁。
春前三日雨,仆夫畏深泥。
江南万山中,冈岭互高低。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
野迥暮有虎,村荒晨无鸡。
升斗安所籴,囊粟千里赍。
身汝不自爱,茹荼甘旅栖。
曰予匪得已,伐木诗有稽。
交谊重金石,星霜怅分携。
一觌庚夙愿,投老歌归兮。
春前三日雨,仆夫畏深泥。
江南万山中,冈岭互高低。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
野迥暮有虎,村荒晨无鸡。
升斗安所籴,囊粟千里赍。
身汝不自爱,茹荼甘旅栖。
曰予匪得已,伐木诗有稽。
交谊重金石,星霜怅分携。
一觌庚夙愿,投老歌归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家居:在家。鞍与羁:鞍马和羁绊,指忙碌的生活。
仆夫:仆人。
深泥:厚厚的泥泞。
冈岭:山岭。
惜:珍惜。
虎:猛虎。
升斗:少量的粮食。
赍:携带。
茹荼:吃苦。
星霜:星辰变换,代指时间流逝。
觌:相见。
庚:初次。
投老:年老时。
翻译
在家难道不好吗,却要忙于鞍马和羁绊。春天来临前三天落雨,仆人害怕路上深陷泥泞。
江南群山连绵,山岭高低起伏。
避开石头只踩泥土,马儿也怕磨损蹄子。
野外傍晚有猛虎出没,乡村早晨听不到鸡鸣。
粮食难以买到,我带着千里粮袋。
你若不知爱护自己,吃苦受累也甘愿在外漂泊。
说我并非自愿如此,写诗源于伐木的经历。
友情坚固如金石,岁月流逝令人感伤离别。
初次相见已成夙愿,年老时唱着歌回归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江南山中行走的情景。开篇以“家居岂不好,事此鞍与羁”表达了对家乡的留恋和不忍离去的情感,但又不得不踏上旅途,带着马鞍和缰绳出发。
接下来的“春前三日雨,仆夫畏深泥”描写了季节即将迈入春天,连续三日的雨水使得道路泥泞,仆人(仆从)对此深感忧虑。随后,“江南万山中,冈岭互高低”则展示了旅途中的艰险,行者必须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前进。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写出了对马匹的关怀,即使是坚硬的地面也不愿意踩踏,以免伤害到马蹄。紧接着,“野迥暮有虎,村荒晨无鸡”则描绘了旅途中的孤寂与危险,一方面是自然界的威胁(如夜晚可能遇到的猛兽),另一方面是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
“升斗安所籴,囊粟千里赍”表明了旅者的准备和远行的决心,即使带着足够的粮食和物资,也要继续前进。至于“身汝不自爱,茹荼甘旅栖”,则透露出诗人对旅行中简单生活的乐在其中,不以个人安危为念。
最后,“曰予匪得已,伐木诗有稽”和“交谊重金石,星霜怅分携”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深情,他不得不继续前行,但内心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深,如同坚固的金属和冰霜一般难以割舍。
结尾处,“一觌庚夙愿,投老歌归兮”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如愿以偿,即使年岁已高,也能唱着歌声返回故土之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旅途中的种种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一位行者对于归属、旅行与生命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