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嫌一点稚阳微,化育工夫自此推
出处:《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 其二》
宋 · 吴潜
莫嫌一点稚阳微,化育工夫自此推。
履袜已无亲可献,黍羔犹与俗相宜。
数千里外萦心事,四五更头攲枕时。
恳恳对天香一炷,定知人愿必天随。
履袜已无亲可献,黍羔犹与俗相宜。
数千里外萦心事,四五更头攲枕时。
恳恳对天香一炷,定知人愿必天随。
注释
稚阳:初升的阳光。化育:生长、养育。
工夫:道理、法则。
亲可献:亲人可以赠送的东西。
黍羔:黄米酒。
俗相宜:适合大众口味。
萦心事:挂念的事情。
攲枕:辗转反侧。
恳恳:诚挚。
天香:象征上天的清香。
人愿:人的愿望。
天随:上天的回应。
翻译
不要嫌弃一点点初升的阳光微弱,万物生长的道理就从这里开始推演。已经没有亲人可以穿上亲手编织的袜子和鞋子,但黄米酒仍然适合大众口味。
在遥远的地方,心中挂念的事情萦绕不绝,深夜三四更时分辗转反侧。
诚挚地对着天空点燃一支香,坚信人的愿望必定会得到上天的回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朋友所献礼物的珍视。
“莫嫌一点稚阳微,化育工夫自此推。” 这两句诗意在于不要嫌弃那初生的太阳般微弱的光芒,因为它象征着事物成长的开始和不懈的努力。
“履袜已无亲可献,黍羔犹与俗相宜。” 这里写的是虽然没有亲手做的鞋袜可以送给朋友,但那普通的野味佳肴仍能与众人共享,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对友情的珍视。
“数千里外萦心事,四五更头攲枕时。”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遥远的地方思念着朋友,夜不能寐,每到凌晨四五点钟就翻身坐起,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之情。
“恳恳对天香一炷,定知人愿必天随。”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诚心祈求,对着天空烧一炷香,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够得到天的回应和眷顾。这里的“恳恳”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亲手制作礼物的描写,以及对朋友深情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温馨而深刻的情谊,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贵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