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蹶日万变,风石常相遭
出处:《经游湆澹留题澄寂轩》
宋 · 黄裳
湆澹险怪士,气马如狂涛。
趋蹶日万变,风石常相遭。
浮沈有命在,险易如人何。
此累稍稍远,十里无横波。
剑潭澄寂客,注酌无丧得。
狂心到此阑,观水还无观。
蟾光中夜静,银色满襟寒。
谩对浮屠笑,若心应了了。
莫看滩上涌,但取潭中照。
趋蹶日万变,风石常相遭。
浮沈有命在,险易如人何。
此累稍稍远,十里无横波。
剑潭澄寂客,注酌无丧得。
狂心到此阑,观水还无观。
蟾光中夜静,银色满襟寒。
谩对浮屠笑,若心应了了。
莫看滩上涌,但取潭中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于湆澹之地的士人,面对险怪的自然环境,他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诗中以“气马如狂涛”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湆澹之地的壮丽与险峻,随后通过“浮沉有命在,险易如人何”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此累稍稍远,十里无横波”则暗示了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后,前方的路途变得相对平缓。接着,“剑潭澄寂客,注酌无丧得”描绘了诗人到达一处宁静的剑潭,内心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仿佛所有的忧虑都随着酒液一同倾倒。
“狂心到此阑,观水还无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使面对再大的波澜,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最后,“蟾光中夜静,银色满襟寒”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静谧景象,诗人的心境如同这月光般纯净而寒冷,充满了哲思与深意。
“谩对浮屠笑,若心应了了”则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思考与感悟,或许在心灵深处,他找到了某种超越世俗的真理。“莫看滩上涌,但取潭中照”则是对人生的一种劝告,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不应过于关注表面的喧嚣,而应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