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泉石好,安觉利名轻
出处:《和出山》
宋 · 张耒
晓别招提去,春风信马行。
路幽皆竹影,山远尚松声。
岭断晴天阔,川横绿野平。
不因泉石好,安觉利名轻。
路幽皆竹影,山远尚松声。
岭断晴天阔,川横绿野平。
不因泉石好,安觉利名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晓别:清晨告别。招提:招提寺。
春风:春风。
信马:任由马儿自由行走。
路幽:小路幽深。
竹影:竹子的影子。
山远:远处的山。
尚:还。
岭断:山岭尽头。
晴天阔:天空开阔。
川横:河流横跨。
绿野平:绿色原野平整。
不因:如果不是因为。
泉石好:山水优美。
安觉:怎能感觉。
利名轻:名利轻浮。
翻译
清晨告别招提寺,任由春风随意吹拂前行。小路幽深竹影摇曳,远处山峦传来松涛声。
山岭尽头天空开阔,河流横跨绿色原野平整。
如果不是因为山水美景,怎能觉得名利如此微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游的画面。开篇“晓别招提去,春风信马行”两句,通过早晨告别和轻松驾驭马匹的动作,传达了主人公离开的决心以及旅途中的自由自在。春风不仅是季节的标志,也象征着一种自然、舒畅的状态。
“路幽皆竹影,山远尚松声”两句,则通过对道路两旁竹林和远处山间松林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片宁静与深邃的氛围。竹和松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植物,分别代表了坚韧不拔和长寿,此处则更多地表现了它们为自然风景增添的情趣。
“岭断晴天阔,川横绿野平”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通过山岭的断裂和晴朗天空的辽阔,以及河流的横亘与绿意盎然的原野,展示了一种开阔与宁静并存的景象。
最后,“不因泉石好,安觉利名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超然态度。即便是那些美好的泉水和奇特的石头,也不能成为诗人驻足的原因。在追求个人声名方面,诗人显得十分淡定,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川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展现了一个既注重自然美感,又保持内心独立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