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已知运去中原陷,未肯身为左衽降全文

已知运去中原陷,未肯身为左衽降

出处:《吊熊飞将军六首
明 · 彭絅
山河飘泊水流淙,万里君臣共一艭。
肉食谁能支北虏,草茅公独奋南邦。
已知运去中原陷,未肯身为左衽降
回首康王能渡马,滔滔流恨满长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絅所作的《吊熊飞将军六首》中的第六首,通过对历史人物熊飞将军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气节的深刻思考。

首句“山河飘泊水流淙”,描绘了江山破碎、河流潺潺的景象,暗喻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接着,“万里君臣共一艭”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君臣同舟共济,面对艰难险阻的情景,体现了团结一心的精神。

“肉食谁能支北虏,草茅公独奋南邦”两句,对比了高位者与普通百姓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不同态度。前者可能因贪图安逸而无力抵抗,后者则勇于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种对比强调了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已知运去中原陷,未肯身为左衽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明即使知道形势不利,也绝不屈服于外族压迫,保持民族尊严的决心。这不仅是对熊飞将军的赞扬,也是对所有坚守气节之人的崇高敬意。

“回首康王能渡马,滔滔流恨满长江”以康王渡马的故事作为反衬,表达了对熊飞将军忠诚与勇气的深切怀念。康王渡马虽为佳话,但与熊飞将军的壮举相比,更多了一份无奈与遗憾。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蕴含着对熊飞将军英魂永存的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忠诚、气节与国家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英雄的崇高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