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全文

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

宋 · 陈著
诗礼虽传世,农桑不离门。
梅天缫雪屋,秧雨种云村。
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
愿言同井乐,无怨亦无恩。

拼音版原文

shīsuīchuánshìnóngsāngmén

méitiānsāoxuěyāngzhǒngyúncūn

zhīxiānlǎohánnòngsūn

yuànyántóngjǐngyuànēn

翻译

尽管诗书代代相传,但农业始终贴近我们的生活。
在梅花盛开的时节,我们在雪屋里忙碌地缫丝;在插秧的雨天,我们在云雾缭绕的村庄劳作。
通过衣物的丰饶,我们感受到先辈们的辛劳;期待与子孙共享甜蜜时光。
我渴望的是邻里间的和谐欢乐,没有怨恨,也没有恩惠的牵绊。

注释

诗礼:指古代的儒家经典和礼仪知识。
农桑:农业和蚕桑,古代主要的生产活动。
离门:远离门庭,贴近生活。
梅天:指农历正月,梅花盛开的时候。
缫雪屋:在雪屋里缫丝,形容冬日劳作。
秧雨:插秧时的雨水,形容农忙时节。
衣帛:衣物,代指生活的富足。
先老:前辈,这里指辛勤耕作的祖先。
含饴:含着糖,形容享受天伦之乐。
弄孙:逗弄孙子,家庭亲情的表现。
同井乐:共享井水的快乐,比喻邻里和睦。
无怨亦无恩:没有恩怨,强调平等和谐的关系。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弟观田蚕即事》描绘了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场景。诗中强调了诗书传家与农耕并重的价值观,"诗礼虽传世,农桑不离门",体现了儒家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和谐统一。

"梅天缫雪屋",通过"梅天"(江南冬季湿润多梅雨的时节)和"缫雪屋"(指春蚕吐丝的景象,比喻洁白),形象地展现了蚕桑生产的繁忙和家庭手工业的生动画面。

"秧雨种云村",进一步描绘了插秧的农忙时节,"秧雨"和"种云"运用了诗意的比喻,增添了田园诗的意境。

"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则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亲情的珍视,通过衣物传递出对长辈的尊敬,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孙子共享天伦之乐。

最后两句"愿言同井乐,无怨亦无恩",表达诗人希望家族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没有过多的恩怨计较,只有共同享受井水之乐的淳朴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农耕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家庭和谐的深深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