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全文

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

出处:《四十卖妇谣
明 · 朱朴
东家少妇价万钱,西家大妇五六千。
痴儿肚肠铁石坚,妇人性命徒苟延。
不关恩爱无因缘,又非两情相弃捐。
灶前数日无火烟,腹中饿病何由痊。
官家赈贷解倒悬,予夺已属豪民权。
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
肢体割裂心连牵,恨不死别归黄泉。
明朝捉落江南船,只有去日无归年。
怀中弱息呱呱然,抛掷竟堕蛟螭涎。
风吹落花江水边,蓬漂梗断不复联。
妇人去家何足怜,风俗所系谁之愆。
我今歌此卖妇篇,倩谁写入筝琶弦。
官家早晚开玳筵,一弹一唱公堂前。

鉴赏

这首明代朱朴的《四十卖妇谣》以鲜明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贫困家庭卖妻求生的悲惨画面。诗中的“东家少妇价万钱,西家大妇五六千”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妇女的廉价地位,反映出社会经济的不公和贫富悬殊。

“痴儿肚肠铁石坚,妇人性命徒苟延”刻画了丈夫的无情与冷漠,他们对妻子的苦难视若无睹,只顾自己的生存。“灶前数日无火烟,腹中饿病何由痊”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生活的困苦,饥饿和疾病成为常态。

“官家赈贷解倒悬,予夺已属豪民权”揭示了官府救济的无力和地方豪强的操控,普通百姓在灾难面前更加无助。“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则展现了被卖妇女的绝望与悲痛,她们的离别如同生离死别,令人同情。

“明朝捉落江南船,只有去日无归年”预示着被卖妇女的悲惨命运,她们将被送往远方,永无回归之日。“怀中弱息呱呱然,抛掷竟堕蛟螭涎”描述了孩子无辜受累,母子分离的残酷场景。

最后,诗人以“妇人去家何足怜,风俗所系谁之愆”表达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指出这种现象并非个人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的问题。“我今歌此卖妇篇,倩谁写入筝琶弦”呼吁人们关注并反思这种社会现象,期待通过艺术形式引起共鸣和改变。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揭示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