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
出处:《程评事西园之作》
唐 · 法振
谁向春莺道,名园已共知。
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
摇拂烟云动,登临翰墨随。
相招能不厌,山舍为君移。
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
摇拂烟云动,登临翰墨随。
相招能不厌,山舍为君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名园:著名的园林。回水影:倒映在屋檐下的水面。
烟云动:形容烟雾和云彩随风轻轻摇动。
山舍:山中的小屋,隐居之处。
翻译
是谁向春天的黄莺诉说,那著名的园林已经广为人知。屋檐下倒映着流水的光影,城墙上绽放着花朵的枝头。
微风轻拂,烟云似乎在摇曳,登高赏景,诗文便随之而来。
如果邀请你,你会不会厌倦?我愿意把山居移到你的身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和对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期待。
"谁向春莺道,名园已共知。"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诗人所要描述的是一个著名的花园。这不仅是自然之美,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或历史价值,是大家都知道的地方。
接下来的 "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 通过对水影和花枝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细致的观察力,更传达了一种静谧与生机并存的意境。檐前回水影,可能暗示着园中有小桥流水之美,而城上出花枝,则让人联想到高处可眺的开阔视野。
"摇拂烟云动,登临翰墨随。" 这两句则从视觉享受转向了诗人对景物感受后的艺术创作。"摇拂"一词生动地形容着轻柔的笔触,而"烟云"与"翰墨"的结合,则让人想象到诗人在这美妙环境中,随手挥洒下的画卷或文字作品。
最后两句 "相招能不厌,山舍为君移。" 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和期待之情。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频繁的邀约,也不会感到厌倦,而是愿意为了这份美好时光,将自己的居所搬到山中与朋友相聚。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他对于友情、自然之美以及文化传承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