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下阚清池渊,凭轩数游鱼全文

下阚清池渊,凭轩数游鱼

出处:《题愚斋
宋 · 杨时
结庐依林丘,回峰争盘纡。
下阚清池渊,凭轩数游鱼
飞阁出云表,浮烟袭簪裾。
中有傲世士,脱略自谓愚。
高义轻籯金,贻谋有诗书。
青编富充宇,散秩罗琼琚。
鳞鳞壁间题,一一露珊瑚。
嗟予久昏塞,荒蹊少耘锄。
昌黎已隔世,将焉问夷涂。
道逢北山公,荷锸时与俱。
皎皎河曲叟,朋侪共欷歔。
高斋一来游,豁然心神舒。
篱东有馀址,谁能薙榛芜。
结茅可容席,一瓢来此居。
寄谢陶彭泽,何必爱吾庐。

拼音版原文

jiélínqiūhuífēngzhēngpán

xiàkànqīngchíyuānpíngxuānshùyóu

fēichūyúnbiǎoyānzān

zhōngyǒuàoshìshìtuōlüèwèi

gāoqīngyíngjīnmóuyǒushīshū

qīngbiānchōngsànzhìluóqióng

línlínjiānshān

jiējiǔhūnsāihuāngshǎoyúnchú

chāngshìjiāngyānwèn

dàoféngběishāngōngchāshí

jiǎojiǎosǒupéngcháigòng

gāozhāiláiyóuhuōránxīnshénshè

dōngyǒuzhǐshuínéngzhēn

jiémáoróngpiáolái

xiètáopéngài

注释

庐:房屋。
依:依靠。
林丘:树林山坡。
回峰:环绕的山峰。
盘纡:曲折蜿蜒。
阚:俯瞰。
渊:深水。
轩:窗户。
游鱼:游动的鱼。
飞阁:高耸的楼阁。
云表:云端。
袭:笼罩。
簪裾:衣带。
傲世士:傲视世俗的人。
脱略:超脱世俗。
籯金:金银财物。
贻谋:智慧和遗产。
青编:书籍。
充宇:丰富无比。
散秩:散落。
琼琚:美玉饰品。
鳞鳞:密密麻麻。
题:题写。
珊瑚:珊瑚般的文字。
昏塞:迷失。
荒蹊:荒径。
昌黎:指韩愈。
夷涂:道路。
北山公:虚构的人物。
荷锸:扛着锹。
河曲叟:河曲的老者。
朋侪:朋友。
豁然:开朗。
舒:舒畅。
馀址:废弃的遗址。
薙:去除。
榛芜:杂草丛生。
结茅:建造茅屋。
容席:容身。
彭泽:陶渊明。
爱吾庐:羡慕我的小屋。

翻译

我在树林山坡旁建屋居住,环绕的山峰曲折蜿蜒。
俯瞰清澈的池塘深水,倚窗数着游动的鱼儿。
高耸的楼阁直入云端,浮动的烟雾缭绕如衣带。
屋中住着傲视世俗的人,他自认为愚拙却胸怀高尚情操。
他的义举看轻金银财物,智慧和诗书是他宝贵的遗产。
满室的书籍丰富无比,各种美玉饰品散落其间。
墙壁上题满了字迹,如同珊瑚般璀璨。
我感叹自己长久迷失,荒径少有人来耕耘。
韩愈已离世,何处去寻找人生的道路。
在路上遇见北山公,他扛着锹时常相伴。
那位河曲的老者,与朋友一同叹息。
来到这高斋游览,心情豁然开朗。
东边还有废弃的遗址,谁能去除杂草丛生。
简陋的茅屋也能容身,只求一瓢饮在此安居。
我要告诉陶渊明,无需羡慕我的小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对周围景物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心志。

“结庐依林丘,回峰争盘纡。”开篇即以山林为背景,隐士居所(庐)紧靠林丘,环绕着蜿蜒的山峰,营造出一派超然物外的意境。

“下阚清池渊,凭轩数游鱼。”诗人下到清澈的水池边,坐在轩辕(一种坐具)上观察着悠游的鱼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闲适。

“飞阁出云表,浮烟袭簪裾。”接下来,诗人的视线提升至高处,描写了楼阁超越云端,烟雾缭绕于衣襟,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描述,也映射出诗人精神世界的广阔。

“中有傲世士,脱略自谓愚。”诗人自称为傲世之士,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世俗,自谦为愚,这是一种修养和胸怀的体现。

“高义轻籯金,贻谋有诗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及轻视物质财富,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诗书与思考。

“青编富充宇,散秩罗琼琚。”诗中还提到了藏书和学问,显示出诗人对知识的珍视和积累。

“鳞鳞壁间题,一一露珊瑚。”这几句描写了隐士在室内外留下的墨迹,每一次留下的文字都像珍贵的珊瑚一般,是精神世界的结晶。

接下来的诗句,“嗟予久昏塞,荒蹊少耘锄。昌黎已隔世,将焉问夷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长时间处于迷茫状态的感慨,以及对先贤昌黎(指古代贤者)的怀念与追寻。

“道逢北山公,荷锸时与俱。皎皎河曲叟,朋侪共欷歔。”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与朋友相遇,以及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友谊,这些都是隐逸生活中难得的情谊。

“高斋一来游,豁然心神舒。”当诗人来到高耸的书斋后,心境变得开阔自在,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与释放。

最后,“篱东有馀址,谁能薙榛芜。结茅可容席,一瓢来此居。”诗人表达了对旧时遗迹的留恋,以及愿意在这里定下心来,过一种简单而自得的生活。

“寄谢陶彭泽,何必爱吾庐。”诗尾致谢古代隐逸陶渊明和彭泽,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交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的居所没有执着,不强求世俗的理解与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展现,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俗的隐逸理想。

诗句欣赏